中國於2025年9月5日成功執行兩項太空任務,試驗二十九號與長征二號丙發射彰顯進展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2025年9月5日,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成功執行了兩項重要的太空任務。上午10時34分(北京時間),試驗二十九號衛星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搭載,並藉助遠征一號上面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92次飛行,標誌著中國在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領域的持續投入。

稍後於同日,上午11時35分(北京時間),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成功將三顆衛星及一個實驗平台送入軌道。此次發射任務中的衛星包括:凱雲一號,這是中國首顆商業太空態勢感知衛星,旨在提供碰撞預警和碎片管理服務;玉星三號(08),用於在軌驗證新型變溫材料,並搭載高解析度遙感相機;以及遙爻一號(27),作為全球天氣數據星座的一部分,配備了用於大氣剖析的GNSS掩星探測載荷。此外,還部署了一個在軌實驗平台,為新技术提供長期的測試與驗證服務。

在商業航太領域,陸地空間公司近期公布了其朱雀二號E火箭於2025年8月14日發生的故障調查結果。調查顯示,故障源於第二級的450V直流致動器電源匯流排發生電弧短路,此情況在低壓條件下發生,導致姿態控制喪失,最終觸發火箭的自毀程序。陸地空間公司已採取糾正措施,並正為其較大型的朱雀三號火箭進行測試發射準備。

這些接連的太空任務和技術發展,不僅展現了中國在政府主導的航太項目上的穩步推進,也突顯了其商業航太領域的蓬勃發展與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中國正持續鞏固其在全球航太領域的地位,並透過技術創新與應用,為未來的太空探索與科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從衛星環境探測到商業態勢感知,再到對新型材料和天氣數據的獲取,這些任務共同描繪了中國航太科技多元化且快速進步的藍圖。專家指出,中國商業航太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並在全球航太產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來源

  • SpaceNews

  •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s new test satellite

  • Launch Roundup: SpaceX to launch five Falcon 9 missions this week

  • Galactic Energy Prepares to Debut Ceres-2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中國於2025年9月5日成功執行兩項太空任務,試驗二十九號與長征二號丙發射彰顯進展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