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進入史上最長休眠期,持續監測外日球層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太空探測器已於2025年8月7日進入其任務史上最長的休眠階段。預計此階段將持續至2026年6月下旬,具體時間尚待預算批准。此次休眠期將打破先前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間創下的273天紀錄。

在此期間,新視野號將進入低功耗模式,但仍會運用其三項關鍵儀器持續收集科學數據。這些儀器專門用於監測外日球層中的帶電粒子以及古柏帶內的塵埃分佈。所有收集到的數據將被儲存,待探測器重新啟動後傳輸回地球。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表示:「即使我們的太空探測器處於休眠狀態,全天候的科學數據收集也從未停止。」

休眠策略是降低營運成本並延長太空探測器壽命的關鍵。在此模式下,新視野號將維持穩定的自旋,大部分系統將關閉。其內建電腦會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透過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發送每週的信號,以確認其運作狀態。自2006年發射以來,新視野號已歷經23次休眠,期間長度從幾天到數月不等。

這項任務由位於馬里蘭州勞雷爾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負責設計、建造和操作,並代表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管理。西南研究院則透過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領導整個任務。新視野號的任務不僅探索冥王星及其衛星,還深入古柏帶,對天體486958 Arrokoth進行了飛掠探測,這是人類探測過的距離太陽最遠的天體。

透過持續的數據收集,新視野號將繼續為我們揭示外日球層和古柏帶的奧秘,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邊界。

來源

  • SpaceDaily

  • NASA’s New Horizons Enters Mission’s Longest Hibernation Period

  • New Horizon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新視野號進入史上最長休眠期,持續監測外日球層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