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新里程碑:太空人麥克·芬克累積在軌時間突破400天,持續推動國際太空站研究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美國太空人麥克·芬克(Mike Fincke)於2025年8月20日達成一項重要的太空飛行里程碑,他在國際太空站(ISS)的累積在軌時間正式突破400天。這項成就使他成為第九位達到此紀錄的美國太空人,也是全球第38位太空人。芬克豐富的太空生涯始於2011年,當時他曾創下美國太空人累積在軌時間的紀錄,儘管後續有其他太空人打破了他的早期紀錄,但他這次的成就再次彰顯了他對太空探索的堅定奉獻。

芬克於2025年8月1日搭乘SpaceX的Crew-11任務前往國際太空站,擔任遠征73(Expedition 73)任務的飛行工程師。他曾於2004年的遠征9任務、2009年的遠征18任務以及2011年的STS-134任務中執行太空任務。芬克累積的太空飛行時間已超過一年,並進行了九次艙外活動,總計48小時37分鐘。他曾因在波音星際線(Starliner)載人飛行測試中的貢獻,於2025年5月獲得NASA傑出服務獎章。

遠征73的太空人團隊,包括芬克在內,積極參與了國際太空站上的多項科學研究與關鍵維護任務。太空人強尼·金(Jonny Kim)穿戴了加拿大設計的感測背心,以收集心臟健康與血流數據,旨在簡化太空中的生理測量。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太空人油井泉(Kimiya Yui)收集了唾液和血液樣本,用於研究微重力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麗娜·卡德曼(Zena Cardman)利用先進阻力運動裝置(ARED)測量了靜態硬舉的力道,為維持微重力下的肌肉強度研究貢獻心力。卡德曼與金也合作使用超音波設備掃描卡德曼的動脈,進一步推進了CIPHER研究。

此外,太空人團隊還執行了重要的維護任務,例如維修太空衣頭盔組件上的高解析度攝影機。芬克與卡德曼在美國的Quest氣閘艙內協作,完成了這些攝影機的修復工作,確保其在未來的艙外活動中能順利運作。目前,國際太空站正為即將到來的美國補給任務做準備,SpaceX預計於2025年8月24日發射CRS-33龍飛船,運送必要的物資與設備。

截至2025年8月22日,國際太空站仍是國際合作與科學研究的關鍵樞紐,目前共有七名成員,分別來自NASA、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及JAXA。國際太空站已連續載人超過24年,展現了人類的智慧與探索精神。像麥克·芬克這樣的太空人,持續激勵著後代追求太空探索的夢想。

來源

  • Space.com

  • Space.com

  • NASA

  • Reuters

  • Wikipedi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太空探索新里程碑:太空人麥克·芬克累積在軌時間突破400天,持續推動國際太空站研究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