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場正經歷顯著的收縮,與近年來強勁的增長態勢形成鮮明對比。LVMH、Gucci和Prada等主要行業巨頭紛紛報告銷售額和利潤率的顯著下滑,預示著該行業進入了一個重新調整的時期。這種低迷主要由多重因素所驅動,包括關鍵旅遊客群消費的減少、不利的匯率波動以及新貿易關稅的實施,這些因素共同重塑了消費者行為和市場需求。
推動這一市場轉變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美國和中國遊客購買力及消費意願的下降,他們歷來是歐洲和日本奢侈品銷售的重要支柱。例如,LVMH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其關鍵的時尚與皮具部門營收下滑了5%。同樣,Gucci在2025年上半年報告了高達26%的營收跌幅,可比銷售額下降了25%。Prada集團也面臨喜憂參半的業績;儘管2025年上半年集團總營收增長了8%,但旗下旗艦品牌Prada的零售銷售額卻下降了1.9%。這些數據凸顯了消費者行為變化和經濟逆風對主要品牌的影響。
匯率波動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複雜性。日圓走強削弱了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能力,而美元走弱則使得美國遊客購買歐洲奢侈品變得更加昂貴。此外,美國政府新徵收的關稅提高了進口奢侈品的成本,抑制了跨境交易。例如,近期對瑞士商品(包括奢侈手錶)實施的39%美國關稅,就突顯了貿易政策對特定高價值細分市場的潛在顛覆性影響。為應對這些挑戰,領先的奢侈品牌正在進行戰略調整。例如,LVMH對Dior和Loewe等品牌進行了創意領導層的變動,旨在重振其吸引力。該集團還專注於營運效率,並透過香水和小皮具等入門級產品來提高產品的可及性,而非採取大幅降價的策略。這種方法旨在維持品牌吸引力的同時,擴大其客戶群。
行業分析師對前景持謹慎態度。知名投資公司Bernstein已下調其全球奢侈品市場預測,預計2025年將下降2%,這與其先前預測的5%增長相比,是一個顯著的轉變。這種調整反映了更廣泛的經濟不確定性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此外,研究表明奢侈品消費群體本身也在萎縮,2022年至2024年間,被歸類為奢侈品消費者的個人數量減少了約5000萬,這一趨勢歸因於經濟不穩定和成本上升導致這些商品的可及性降低。隨著奢侈品行業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動態,那些展現出敏捷性、擴大產品可及性並與客戶建立更深層聯繫的品牌,最有可能在這一轉型時期中脫穎而出並變得更強大。當前的環境雖然帶來挑戰,但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機會,重新定義其價值主張並為可持續的未來增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