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暴直衝火星:SOHO 觀測到大規模日冕物質拋射,預計 8 月 25 日撞擊

编辑者: Uliana S.

太陽風暴的影響力正跨越行星界線,對火星大氣造成顯著影響。2025年8月21日,太陽與太陽圈天文台(SOHO)偵測到一次規模龐大的日冕物質拋射(CME),這次噴發源自太陽的背面,並擴散成一個完整的「日冕光環」,顯示其巨大的能量。此次 CME 的衝擊波速度接近每秒1,200公里,屬於極高速的範疇。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模擬預測,這次 CME 將於2025年8月25日撞擊火星。科學家預期,這次撞擊將在火星大氣層中引發廣泛的紫外線極光。由於火星缺乏強大的全球性磁場保護,其極光主要發生在大氣層高處,且多以紫外線形式呈現,與地球上可見的極光有所不同。過去的研究顯示,火星上的紫外線極光相當罕見且短暫,僅持續數秒,且發生條件特殊,通常與殘留的地殼磁場異常區域有關。

此次 CME 的起源與太陽背面的活動有關。透過日震學技術,科學家們偵測到噴發點附近存在一個大型太陽黑子,儘管該區域目前處於地球的視線之外,但預計在幾天內將轉到面向地球的一側。這引發了對地球潛在風險的擔憂,即引發此次大規模 CME 的太陽黑子群,未來可能將類似的活動導向地球。目前,各國太空天氣監測機構正密切關注該區域的動態。

幸運的是,這次特定的太陽活動不會影響地球。目前,火星將承受這次太陽風暴的主要衝擊,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得以深入研究太陽風暴對行星大氣的影響。透過 NASA 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號(MAVEN)等探測器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能更深入地了解太陽活動如何剝離火星大氣,以及這對火星從過去可能宜居環境演變成現今乾燥狀態的影響。研究顯示,太陽風暴可能以每秒約100克的速率剝離火星大氣中的氣體,長此以往,這對火星大氣的演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雖然這次的太陽風暴暫時避開了地球,但專家們提醒,未來類似的爆發可能直接指向地球。因此,持續監測太陽活動,並利用如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太空天氣預報中心和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空天氣協調中心等機構的數據,對於預測和應對潛在的太空天氣事件至關重要。這些機構透過持續監測太陽活動,包括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來預測太空天氣對地球基礎設施的潛在影響,例如衛星、電力網和通訊系統。

來源

  • India Today

  • NASA Watches Mars Light Up During Epic Solar Storm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太陽風暴直衝火星:SOHO 觀測到大規模日冕物質拋射,預計 8 月 25 日撞擊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