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聞
Logo

通知中心

沒有訊息!

通知中心

沒有訊息!

分類

    • •所有 “科技” 子分類
    • •小工具
    • •人工智慧
    • •汽車
    • •太空
    • •互聯網
    • •新能源
    • •所有 “科學” 子分類
    • •醫學與生物學
    • •歷史與考古學
    •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 •物理與化學
    • •太陽
    • •量子物理學
    • •遺傳學
    • •所有 “行星” 子分類
    • •海洋
    • •動物
    • •植物
    • •發現
    • •不尋常現象
    • •天氣與生態
    • •南極洲
    • •所有 “社會” 子分類
    • •記錄
    • •藝術
    • •音樂
    • •八卦
    • •時尚
    • •建築學
    • •電影
    • •披露
    • •食物
    • •所有 “金錢” 子分類
    • •拍賣
    • •稅收
    • •公司
    • •股市
    • •銀行和貨幣
    • •加密貨幣
    • •娛樂圈
    • •所有 “世界事件” 子分類
    • •國際組織
    • •摘要
    • •突發新聞
    • •即將舉行的全球事件
    • •峰會會議
    • •特朗普 美國
    • •所有 “人類” 子分類
    • •喵
    • •意識
    • •青年
    • •心理學
    • •教育
    • •旅行
    • •設計
    • •語言

關注我們

  • •科技
  • •科學
  • •行星
  • •社會
  • •金錢
  • •世界事件
  • •人類

分享

  • •醫學與生物學
  • •歷史與考古學
  •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 •物理與化學
  • •太陽
  • •量子物理學
  • •遺傳學
  • 關於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政策
  • 首頁
  • 科學
  • 量子物理學

麻省理工學院實驗證實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推進量子力學發展

03:25, 30 七月

编辑者: Irena I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實驗,為光的雙重性質提供了證據。該研究已於2025年7月28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這項研究重新探討了由英國學者托馬斯·楊於1801年首次進行的雙縫實驗。該實驗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測試,傳統上是將光穿過兩個狹縫,在另一側產生干涉圖樣,表明光具有波動性。然而,當試圖測量光的路徑時,這種干涉圖樣就會消失,光表現出粒子性。

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利用超冷原子和單個光子進行了此實驗,能夠觀察到光的行為。透過精細控制原子的「模糊性」,研究人員可以操縱光子的散射方式,從而深入了解波和粒子特性之間的轉變. 該實驗證實了量子力學的觀點,即光可以表現為波或粒子,但測量行為會迫使系統選擇其中一種形式.

這項研究重新審視了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之間的爭論。1927年,愛因斯坦認為光子作為粒子,在通過狹縫時會對狹縫產生輕微的推動,如果可以檢測到這種推動,就能同時觀察到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玻爾則以不確定性原理反駁了這一觀點,即測量光子的路徑會破壞干涉圖樣,從而無法觀察到其波動性。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結果傾向於玻爾的觀點,證實了同時檢測光的雙重性質是不可能的.

量子糾纏是量子科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同源的粒子即使在時空中分離很遠,也始終保持連接的現象。如果其中一個粒子發生了什麼,會影響到所有與之糾纏的其他粒子。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是依賴量子糾纏的技術.

量子密碼學依賴量子密鑰分發(QKD),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來確保資訊的絕對安全,即使面對量子電腦的攻擊。量子安全密碼學是QKD的一種補充方法,它專注於開發基於數學問題的新型傳統密碼學方法,即使是量子電腦也難以解決.

來源

  • Wired

  • MIT News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01 八月

量子不朽:一個有爭議的思維實驗

28 七月

量子力學與彎曲時空:美國研究人員提出新實驗以探索宇宙奧秘

10 七月

荷蘭研究團隊2025年以光子穿隧實驗挑戰量子力學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新闻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