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前的假設相反,金星在其灼熱的表面之下表現出顯著的地質活動。新的研究表明,一種獨特的地殼循環機制正在發揮作用,防止地殼無限期地增厚。
這項由英國的 Julia Semprich 領導的研究,使用電腦模型來模擬金星極端條件下的岩石行為。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地殼增厚,底層變得比地函更重,導致它們剝落並下沉。
這個過程,被稱為變質作用,可以解釋為什麼金星在缺乏板塊構造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地質活躍。美國太空總署天體材料研究和探索科學部的 Justin Filiberto 說:「這種斷裂或融化可以將水和元素放回行星內部,並幫助驅動火山活動。」
該研究表明,金星的地殼可能最大厚度約為 40 英里(65 公里),比預期的要薄得多。美國太空總署即將進行的 DAVINCI 和 VERITAS 任務,以及歐洲太空總署的 EnVision 任務,旨在在 2030 年代進一步調查這些過程。
這些任務可以確認變質作用和地殼循環是否正在塑造今天的金星。了解金星的地質情況可以為了解行星演化以及火山和大氣變化的可能性提供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