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維拉諾瓦德拉穆加的聖若望塞斯克羅塞斯教堂,近期的考古發掘為當地歷史帶來新啟示。由安娜瑪麗亞·普伊格領導的恩波爾達研究所考古團隊,發現了一座4至5世紀的羅馬陵墓遺跡,其中包括至少三個白色大理石的基督教石棺。
此外,還發現了三塊14世紀的希伯來語墓碑,推測可能來自卡斯特羅·德恩普里耶斯墓地,並被納入15世紀教堂入口的階梯中。羅馬陶器碎片的出土,也證實了該地區長期有人居住的歷史。
在近年開展的多次發掘行動中,考古學家揭露了一座位於前羅曼式教堂後殿周圍,使用於8至11世紀的墓地。部分墓葬伴隨有陪葬品——陶器容器,並對其內容進行了化學分析。
這些發掘是針對卡斯特羅池塘周邊地區高中古時期人口與建築的研究計畫一部分。研究中亦辨識出與1064年祝聖相關的羅曼式建築翻新工程,包括建築擴建及教堂入口遷移至西側。
這些發現豐富了我們對聖若望塞斯克羅塞斯教堂及其周邊地區歷史與建築演變的理解,補充了對該區文化遺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