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亞布基爾灣發現兩千年前沉沒古城遺址,含拉美西斯二世時期文物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埃及當局於2025年8月21日宣布,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亞布基爾灣(Abu Qir Bay)發現了一座沉沒古城的遺址,這座城市被認為是古代迦諾珀斯(Canopus)的延伸。此次水下考古發掘出土了包括建築結構、文物以及一座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古老碼頭,這些歷史遺跡因地震和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前羅馬時期的皇家人物雕像和獅身人面像,其中一座獅身人面像帶有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的王名圈。水下遺址還包括了石灰岩建築,可能是用於宗教崇拜或居住,以及用於儲水和養魚的水庫和池塘。在一個長125公尺的碼頭遺址上,發現了一艘商船、石錨和一座港口起重機,該碼頭直到拜占庭時期仍有小型船隻使用。

埃及旅遊暨文物部長謝里夫·法西(Sherif Fathi)表示,目前僅打撈出特定材質的文物,其餘部分將保留為水下遺產。亞歷山大市正嚴峻地面臨氣候變遷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預計到2050年,該市將有三分之一的地區被淹沒。為此,埃及正積極規劃在亞布基爾灣建立一座水下博物館,以展示其沉沒的古城,並將其發展為重要的文化觀光景點。此計畫旨在透過創新的方式,讓世人得以一窺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同時也凸顯了保護文化遺產與應對環境挑戰的雙重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亞布基爾灣不僅是迦諾珀斯古城的延伸,也包含了赫拉克萊翁(Heracleion)和美諾提斯(Menouthis)等古老城市的遺跡。這些城市在亞歷山大建城(西元前331年)之前就已繁榮,曾是埃及重要的國際貿易和稅收中心。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城市在西元前四世紀因地震和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法國水下考古學家佛蘭克·戈迪奧(Franck Goddio)在2000年發現了赫拉克萊翁的遺跡,揭示了其作為埃及主要海關港口的歷史地位。這些水下遺址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古埃及歷史的理解,也為未來的文化旅遊和考古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埃及政府正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機構合作,研究建立水下博物館的法律和技術框架,以確保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與展示。

來源

  • The Peninsula

  • Ahram Online

  • CNN

  • Wikipedia: Grand Egyptian Museum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埃及亞布基爾灣發現兩千年前沉沒古城遺址,含拉美西斯二世時期文物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