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揭示早期宇宙中罕見的五星碰撞現象

编辑者: Uliana S.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與哈伯太空望遠鏡協同觀測,偵測到一個極為罕見的現象——「JWST的五重星系」,這是一個由五個星系組成的碰撞系統,發生在大爆炸後約8億年。此系統不僅包含五個物理上相互連接的星系,還伴隨著17個衛星星系,展現出活躍的新星形成以及強大的氫和氧噴流。

此發現的重大意義在於,在早期宇宙中,如此大規模的星系匯聚事件極為罕見。大多數星系碰撞僅涉及兩個星系,而「JWST的五重星系」則呈現出複雜的交互作用。JWST的近紅外相機(NIRCam)捕捉到該星系群周圍新形成氣體暈,證實了這些星系確實是物理上相互作用,而非單純的視覺錯覺。這些星系之間的距離約在43,300至60,700光年之間,表明它們已非常接近完成合併。科學家將此系統與著名的「史蒂芬五重星系」進行比較,後者是我們宇宙鄰近區域中四個相互作用的星系群。然而,「JWST的五重星系」更為年輕且星系形成活動更為劇烈。

據估計,「JWST的五重星系」的總恆星質量約為100億倍太陽質量。科學家推測,這種劇烈的活動可能在大爆炸後約10億年內,催生出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一個耗盡燃料、停止產生新星的系統。這項發現為理解早期星系演化提供了寶貴的數據,並對現有的宇宙學模型提出了挑戰,暗示著可能需要新的物理理論來解釋宇宙的形成過程,特別是像「黑洞星系」這類系統的潛在形成機制。

與「史蒂芬五重星系」相比,「JWST的五重星系」展現出更高的恆星形成率,這表明早期宇宙的星系演化過程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為迅速和活躍。研究指出,這類包含多個星系的合併事件在宇宙中的發生機率極低,可能不到1%。科學家們正透過進一步的觀測,試圖釐清這些早期宇宙中大規模星系合併的頻率、性質及其形成條件,這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演化歷程。

來源

  • Techgear.gr

  • Live Scienc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韋伯望遠鏡揭示早期宇宙中罕見的五星碰撞現象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