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阿佩普星系的結構,展示了由兩顆沃夫-拉葉星相互作用形成的複雜塵埃結構 。
這項發現證實了阿佩普是一個三星系統,揭示了這類系統如何促進宇宙中碳塵的形成 。阿佩普星系是一個由雙星系統和一顆超巨星組成的三重星系統 。 雙星系統由兩顆沃夫-拉葉星組成,它們以約 100 年的週期相互繞行 。第三顆恆星,一顆超巨星,以超過 10,000 年的週期繞行雙星系統 。
沃夫-拉葉星是罕見的、發光的恆星,它們接近生命的終點,會噴射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 。它們的表面溫度範圍為 20,000 K 到 210,000 K,比幾乎所有其他類型的恆星都熱 。韋伯望遠鏡的數據顯示,阿佩普周圍有四個螺旋塵埃殼,跨越了 700 年的活動 。這些殼層由富含碳的塵埃形成,以規律的間隔擴張.
韋伯望遠鏡的觀測,結合了先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將這兩顆恆星的軌道週期縮小到 190 年 。數據還證實了第三顆恆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超巨星正在塵埃殼中「切出」空洞.
阿佩普距離地球約 8,000 光年 。該系統是銀河系中第一個被發現的伽瑪射線暴候選者 。
韋伯望遠鏡對阿佩普的詳細觀測,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恆星演化和星際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