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甚大望遠鏡(VLT),成功觀測到一顆名為WISPIT 2b的行星,它正處於行星形成盤的早期階段。這項突破性的發現為理解行星誕生過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WISPIT 2b圍繞著一顆年輕、類似太陽的恆星WISPIT 2運行,距離地球約430光年,年齡估計僅有500萬年。
這顆行星的質量約為木星的4.9倍,位於行星盤內兩個明亮環之間的空隙中,顯示它正在積極吸積物質並成長為氣態巨行星。WISPIT 2b是首顆在多環行星盤中被確認的行星,使其成為研究行星形成階段與行星盤相互作用的理想範例。由萊頓大學的Richelle van Capelleveen領導的團隊,在研究寬軌道氣態巨行星出現頻率時,意外發現了這個系統。
團隊成員Christian Ginski博士表示,他們最初的觀測目標是尋找由行星引起的光點,卻意外探測到一個美麗的多環塵埃盤。隨後,亞利桑那大學的團隊透過光學望遠鏡進一步觀測,證實WISPIT 2b仍在持續積累物質。這項發現不僅證實了行星在形成過程中會雕塑其周圍行星盤的理論,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去研究行星與其形成盤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行星系統的後續演化。
WISPIT 2b的行星盤半徑約為380天文單位,其複雜的環狀結構為研究行星形成的早期階段提供了寶貴線索。科學家們預計,WISPIT 2b系統將成為行星形成階段和行星盤相互作用研究的基準範例,有助於解釋系外行星系統的多樣性。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為理解宇宙中行星的起源和演化開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