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喜馬拉雅山區近期遭受毀滅性的洪水和季風性強降雨侵襲,導致廣泛的破壞和嚴重的交通中斷。國家級公路21號(National Highway 21),這條通往熱門旅遊勝地馬納利的關鍵動脈,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其中有十處路段完全被沖毀,另有五處路段受損,目前修復工作正緊急進行以恢復交通。
由於連日來的傾盆大雨,比亞斯河(Beas River)水位暴漲,引發了大規模的交通與基礎設施癱瘓。超過300條道路,包括多條國家級公路,因洪水而關閉,嚴重影響了運輸網絡和地區間的聯繫。此外,電力和供水系統也遭受了顯著的損壞,加劇了當地居民的困境。
印度氣象局已對多個地區發布了強降雨警報,預示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惡劣天氣。根據報導,在8月29日,印度氣象局對北阿坎德邦、喜馬偕爾邦和孟買的部分地區發布了橙色警報,並對德里、國家首都區發布了黃色警報,顯示出該地區持續的降雨威脅。此外,有報導指出,在8月26日,比亞斯河的水位因上游地區的強降雨而急劇上漲,導致旁遮普邦的七個地區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軍隊、邊境部隊、國家災難應變部隊和邦災難應變部隊已投入救援行動,協助疏散受困民眾。
在基礎設施方面,國家公路管理局(NHAI)已撥款一億盧比,用於緊急修復受洪水影響的庫魯-馬納利走廊(Kullu-Manali corridor)的21號公路。修復工作將集中在十個被完全沖毀的路段和五個部分損壞的路段。NHAI也正在探索長期的解決方案,例如建造隧道和高架結構,以增強道路的韌性。目前,替代道路也因洪水而受損,僅限小型車輛通行。NHAI已承諾向喜馬偕爾邦公共工程部門提供財政援助,以修復這些替代道路。
此次災難凸顯了氣候變遷對喜馬拉雅山區脆弱生態系統的影響。專家指出,雖然季風季節常有洪水和山崩,但氣候變遷和城市化進程正加劇這些災害的頻率和強度。例如,2025年8月6日,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區的達拉利村(Dharali)因暴雨引發山洪,造成至少4人死亡,約100人失蹤,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對冰川崩塌或冰湖潰決可能性的討論。
面對持續的挑戰,當局正全力進行基礎設施的修復工作,並將居民和遊客的安全置於首位。這場嚴峻的考驗不僅考驗著當地的應變能力,也提醒著我們關注氣候變遷帶來的深遠影響,並尋求更具韌性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