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部地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強降雨,引發嚴重洪災與土石流。鹿兒島縣霧島市的溝邊地區在短短12小時內錄得483毫米的驚人雨量,部分地區甚至達到495毫米,遠超該地區的月平均降雨量。這些極端降雨不僅導致購物中心被淹,更引發了土石流災害,其中在姶良市的一場土石流就掩埋了一處民宅,造成兩人住院。面對嚴峻災情,鹿兒島縣與宮崎縣超過36萬居民已收到避難勸告。氣象預報顯示,九州地區未來幾天仍將持續強降雨及雷陣雨天氣,預計累積雨量可能再達200毫米,情況依然嚴峻。日本氣象廳已針對霧島市發布最高級別的「大雨特別警報」,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嚴防土石流、低窪地區淹水及河川氾濫。儘管部分地區的警報已下調,但官方仍強調,即使是小量的降雨也可能增加災害風險,呼籲民眾持續保持高度警戒。
此次創紀錄的降雨,顯示出極端天氣事件在日本的頻率和強度正在增加。歷史數據顯示,九州地區夏季常受梅雨季影響,降雨量豐沛,但此次的雨量規模已超出過往紀錄,例如2020年7月九州地區也曾遭受嚴重洪災,顯示氣候變遷對日本造成的影響日益顯著。專家指出,全球暖化可能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和劇烈,日本的地理環境和人口密度,使其在災害應對上更具挑戰性。因此,加強基礎設施的韌性、更新防災策略,並結合社區意識與科技應用,是未來應對這類災害的關鍵。例如,東京的地下防洪隧道系統便是在城市規劃中納入的先進防災措施,旨在有效疏導過量雨水,減少淹水影響。然而,此次霧島的災情也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先進的系統,也可能在極端天氣面前面臨極限,持續的投資與創新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