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西亞海岸懸崖植物「伊法奇石竹」脫離瀕危名單,復育計畫成效顯著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曾經瀕臨滅絕的伊法奇石竹(Silene de Ifach),一種僅生長於阿利坎特北部海岸懸崖及伊維薩島特定區域的多年生植物,如今已成功從瓦倫西亞社群的瀕危物種名單中移除,並預計將被歸類為「易危」物種。根據2023年的最新數據顯示,該物種的族群健康,已記錄到57個棲地,共計1,292株植株,其中包括632株成熟且具繁殖能力的成株。此項成果是瓦倫西亞自治政府自2008年啟動並於2015年強化的復育計畫的直接體現。

伊法奇石竹是一種株高約20至50公分的堅韌植物,適應於持續受到海風侵襲的海岸石灰岩懸崖縫隙中生長。歷史上,該物種曾面臨嚴峻的生存威脅,導致其在原生棲地消失,甚至在1936年至1986年間被宣告在瓦倫西亞社群滅絕。為此,瓦倫西亞自治政府於2024年在卡拉斯科斯公園(Carrascos Park)設立了新的物種復育區,進一步鞏固其生存基礎。

此次成功的復育是眾多實體協作努力的成果,包括環境、基礎設施及領土部、野生動物服務局、歐洲紅網(Red Natura 2000)以及數個自然公園和市政花園。透過人工繁殖,已成功生產並重新引入數百萬顆種子至野外,建立了新的族群。此外,CIEF種質庫中還保存了約9百萬顆種子,為該物種的長期生存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據統計,2023年種子生產園區提供了超過兩百萬顆種子,且在未引入種子的地方也觀察到了新植株的出現,顯示出其強勁的生命力與擴散潛力。

此項復育計畫的成功,不僅達成了將該物種從瀕危類別提升至「易危」類別的目標,也為持續的保育工作注入了強心劑。儘管伊法奇石竹仍面臨乾旱、落石或動物啃食等挑戰,但這些努力為該物種的未來提供了希望,並證明了透過科學的保育策略和跨部門合作,瀕危物種仍有機會重獲生機。

來源

  • Levante

  • Información

  • Alfàs del Pi

  • Wiki RedEuroparc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