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巽他古陸的直立人化石:歷史年代學的探索

考古學家在沉沒的巽他古陸地區發現了首批 直立人 化石。這些發現為了解這些早期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新的 歷史 見解,可以追溯到大約 14 萬年前。

這些化石是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和馬都拉島之間的馬都拉海峽進行疏浚作業時發現的。Berlian Manyar Sejahtera (BMS) 港口公司於 2014 年和 2015 年啟動了疏浚項目,以建造一個人造島嶼。這些發現揭示了直立人當時的生活方式。

回收的樣本包括兩個頭骨碎片,其年代可追溯到 131,000 到 146,000 年前。這一時期對應於海洋同位素階段 6,當時海平面較低,直立人 居住在現已沉沒的巽他古陸。這段時期提供了關於直立人生活策略和環境適應的重要信息。

這些化石還包括來自 36 種脊椎動物的遺骸,例如黑豹、海龜、犀牛、大象和科莫多巨蜥。一些骨頭顯示出切割痕跡,表明 直立人 進行了狩獵和肉類加工。這提供了關於 直立人 的飲食習慣和狩獵技術的寶貴信息。

這項研究涉及來自萊頓大學、東京大學、特溫特大學、山東大學、伍倫貢大學和格里菲斯大學的科學家。這些化石目前保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的地質博物館中。這些發現突出了沉沒考古遺址在了解人類進化和遷徙模式方面的重要性。它們提供了對巽他古陸史前生態系統和 直立人 適應行為的獨特見解。

來源

  • science.org

  • First hominin fossils recovered from submerged Sundaland

  • Homo erectus from the seabed,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Indonesia

  • Homo erectus from the seabed—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Indonesia

  • A drowned landscape held clues to the lives of ancient human relatives

  • 123,000-year-old coral fossils warn of sudden, catastrophic sea-level ris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