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一對沙丘鶴近期收養了一隻加拿大雁的雛鳥,這段跨物種的溫馨情誼吸引了眾多野生動物觀察者和攝影師的目光。這段不尋常的際遇發生在一對沙丘鶴的巢穴因洪水而遷移後,牠們在新巢址發現了一顆被遺留的加拿大雁蛋。孵化後,牠們便將這隻雛鳥視如己出,與牠們自己的雛鶴一同覓食、成長。當地野生動物攝影師艾倫·金斯伯格持續記錄著這個獨特的家庭,並為這隻被命名為「Goldie」的雁雛和牠的鶴兄弟「Copper」的適應情況感到欣慰。沙丘鶴父母正悉心教導牠們的雁寶寶學習覓食的技巧。
這種沙丘鶴收養雁雛的案例並非首見,早在2024年,麥迪遜市也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被收養的雁雛在隔年春天還曾回到同一地點與牠們的鶴家庭團聚。國際鶴基金會指出,這類跨物種收養事件似乎有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與牠們在開發區域的族群數量增長有關。根據鳥類學家麥可·沃德的說法,沙丘鶴的適應性相當強,牠們的育雛本能一旦啟動,便會展現出保護和支持的本能。儘管沙丘鶴可能不在意這隻雁雛在血緣上的差異,但牠們的未來仍充滿變數,因為雁和鶴在飲食、行為和遷徙策略上存在顯著差異。過去的案例中,曾有類似的雁雛未能順利成長,例如2024年在麥迪遜的案例中,一隻雁雛不幸被狗攻擊致死。儘管面臨挑戰,但觀察家們仍抱持希望,認為這隻雁雛有可能會重新融入牠們的物種群體。這起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動物行為和跨物種互動的更深層次思考,攝影師金斯伯格認為,如果動物能夠接納並善待牠們的「異類」,那麼人類之間也應當能夠超越隔閡,展現更多的友善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