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於8月7日起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新的關稅,稅率從10%至41%不等 。此舉在全球引發廣泛關注,各界密切關注其對國際貿易和經濟的影響.
根據報導,川普政府此次恢復的關稅措施,部分是為了應對與貿易夥伴之間持續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 。美國對與其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維持10%的基本關稅,而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則可能更高.
部分國家已與美國達成初步協議,關稅稅率設定在15%至20%之間 。然而,其他國家面臨的關稅則顯著提高,其中敘利亞的關稅最高,達到41%,緬甸和寮國也面臨40%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對加拿大的關稅也從25%提高到35%,但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的商品可獲得豁免 。墨西哥則獲得了90天的關稅延期.
這些關稅措施預計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多重影響。一方面,可能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 。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並可能對全球貿易量造成影響.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初預測全球經濟將因此放緩,但最新的報告顯示,全球經濟仍具備一定的韌性,預計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3%和3.1% 。然而,IMF也警告稱,貿易戰可能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對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提出了質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曾裁定,川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的關稅不合法 。目前,上訴法院正在審理此案,結果尚未可知.
隨著8月7日關稅生效日期的臨近,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充滿變數。各國將如何應對,以及這些關稅措施的長期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主要貿易夥伴關稅調整: 敘利亞:41% 緬甸、寮國:40% 瑞士:39% 加拿大(部分商品):35%
各方將持續關注這些關稅措施對全球貿易、經濟和國際關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