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本週開局謹慎,地緣政治事件和對央行信號的預期影響著投資者的情緒。在此背景下,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宣布對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進行 20 億美元的投資,每股價格為 23 美元。此舉被視為兩大科技巨頭間的重大資本合作,同時也發生在美國政府考慮對英特爾注資的傳聞之際,這與對英特爾執行長與中國企業關聯的擔憂有關。
此次投資對英特爾而言意義重大。該公司在 2024 年錄得 188 億美元的年度虧損,這是自 1986 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主要歸因於管理上的失誤及其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中未能保持領先地位。軟銀集團則積極擴展其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影響力,此次對英特爾的投資是其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推動先進技術發展並鞏固其在 AI 革命中的地位。軟銀的投資組合中已包含輝達(Nvidia)和台積電(TSMC)等關鍵 AI 參與者,將英特爾納入其中,顯示其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長遠佈局。
在宏觀經濟層面,全球市場正密切關注即將於 8 月 21 日至 23 日舉行的傑克森霍爾經濟政策研討會(Jackson Hole 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本次會議的主題為「轉型的勞動市場:人口結構、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政策」,預計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將發表重要演講,市場普遍預期其講話將為聯準會的利率政策提供線索,特別是關於潛在的九月降息。全球央行官員的表態,加上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共同營造了一種謹慎的市場氛圍。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正考慮收購英特爾部分股權,可能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的撥款轉化為股權,以強化國內半導體製造能力並確保國家安全。儘管軟銀的投資聲明強調其獨立於政治考量,但此類政府層面的介入,凸顯了全球對半導體供應鏈自主性的重視。消息公布後,英特爾股價出現上漲,而軟銀股價則有所下跌,反映了市場對兩家公司不同戰略佈局的預期。軟銀此次以每股 23 美元的價格投資英特爾,略低於當時的收盤價,顯示其對英特爾長期價值的信心。此交易將使軟銀成為英特爾的前十大股東之一,但軟銀表示不會尋求董事會席位,也不承諾購買英特爾的晶片,表明其主要動機是財務和戰略投資。此舉為英特爾的轉型計畫注入了關鍵資金,並有望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中重塑其地位,同時也為美國本土的半導體製造能力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