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洛格拉布列,一個位於赫瓦爾島上的廢棄村莊,正透過文化活動和美食,努力重現生機。這個村莊在 1960 年代因葡萄園遭受根瘤蚜蟲害而人口外移,村民遷往沿海的米爾納。
儘管如此,馬洛格拉布列並未被遺忘。在旅遊旺季,這裡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吸引遊客前來。其中一項活動是在聖西奧多教堂前舉行的 Klapa Pharia 音樂會。該音樂會過去曾在 9 月 1 日晚上 8 點舉行,為遊客提供在獨特環境中欣賞傳統達爾馬提亞歌曲的機會. Klapa Pharia 也將在 2023 年 9 月 1 日晚上 8 點在聖西奧多教堂前演出。
馬洛格拉布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4 世紀,當時的居民以種植橄欖、葡萄和薰衣草為生。19 世紀末是該村的鼎盛時期,當時歐洲的葡萄園遭受根瘤蚜蟲害,但馬洛格拉布列卻倖免於難。該村莊在 1905 年購買了海岸上的土地,並將其分配給每戶人家。然而,1960 年代的一場葡萄疾病摧毀了他們的葡萄作物,村民們因此搬遷。值得一提的是,馬洛格拉布列的所有居民都擁有相同的姓氏:都鐸。傳說該村是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私生子建立.
如今,遊客可以在馬洛格拉布列看到石屋、1894 年的古老橄欖油廠、石牆和水井。"Stori Komin" 餐廳提供傳統菜餚,如烤羊肉和海鮮,為遊客提供美食體驗。
赫瓦爾島的旅遊業蓬勃發展。2025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期間,該市記錄了 20,991 人次的遊客到訪,以及 55,682 個過夜住宿。最主要的客源市場是美國,佔總遊客量的 33.85%。2025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間,赫瓦爾接待了 37,173 名遊客,過夜住宿為 121,244 人次。主要客源市場包括美國、英國和澳洲。
赫瓦爾島被《Travel + Leisure》雜誌評選為 2025 年全球最佳島嶼之一,在歐洲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八。該獎項肯定了赫瓦爾島的自然美景、文化底蘊和旅遊體驗。
馬洛格拉布列的復興,有助於保護赫瓦爾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