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丘布特省的半島瓦爾德斯地區迎來了歷史性的南露脊鯨數量高峰,共記錄到2,110頭鯨魚,其中包括82頭新生鯨寶寶。自1980年代以來,該地區的南露脊鯨數量持續增長,目擊範圍甚至擴展至內科切亞和馬德普拉塔等地。
海洋生物學家Mariano Coscarella指出,該鯨魚族群自2000年代以來穩步增長,儘管2010年代增速趨緩,但整體成長趨勢仍在持續,這也解釋了為何鯨魚會出現在新的地點。這些普查的進行,得益於當地旅遊業者對保育和了解這些海洋生物的投入,他們每年資助調查,以追蹤鯨魚數量和季節性遷徙地點。
南露脊鯨偏好丘布特省海灣內平靜且受保護的水域,特別是波多黎各皮拉米德斯附近,因為這些區域的浪潮能量較小,為牠們的繁殖和育幼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約有5%的新生鯨寶寶是白色的,今年約有15頭被記錄到。雖然牠們的皮膚會隨著時間推移變成灰色,但這些白化鯨魚對觀察者而言是特別的景象。
一項始於2014年的衛星追蹤計畫顯示,在繁殖季節結束後,這些鯨魚會遷徙到西南大西洋的覓食區,有些會前往巴西附近,有些則往更南方遷徙。對於遊客而言,半島瓦爾德斯的賞鯨季節通常從5月持續到12月,其中8月和9月是觀賞高峰期。波多黎各皮拉米德斯是出海賞鯨的絕佳基地,而在埃爾多拉迪略海灘,經常可以在離岸不遠處看到鯨魚,提供絕佳的陸上觀賞機會。
由專業導遊帶領的船隻遊覽,能讓遊客更近距離地觀察鯨魚,並確保互動過程對鯨魚無害。建議遊客提前預訂行程,尤其是在旺季期間。這波鯨魚數量的增加,不僅是保育工作的成功展現,也為當地旅遊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該地區重要的經濟支柱。研究顯示,半島瓦爾德斯的鯨魚數量自1999年至2016年間增加了兩倍,顯示了保育措施的成效。
此外,旅遊業的發展也直接支持了科學研究,例如每年都有旅遊業者資助鯨魚數量的調查,這項合作模式被視為全球海洋保育的典範之一。據估計,全球賞鯨活動每年吸引1,300萬人次,創造20億美元的產值,而半島瓦爾德斯的收入則直接再投資於研究和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