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語的文法常常給學生帶來困難,這一點在高中畢業會考和國家評估考試中可見一斑。不僅是年輕人感到吃力;成年人在社群媒體上也顯露出理解上的差距。
在快速溝通和社群媒體影響的時代,理解文法至關重要。遵循基本規則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考試成績,成年人避免在社交或職業場合的尷尬。
為了探討為什麼文法如此具有挑戰性,如何合乎邏輯地學習文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教授文法,我們採訪了科里娜·波帕。她是布加勒斯特大學文學院卓越影像研究中心的大學講師和博士,也是「文法學校」教育項目的發起人。
科里娜·波帕解釋說:「文法不僅僅是一系列規則,也是一種關於語言內部和內部的思考方式。」 許多學生被教導去死記硬背定義,而不是理解語言是如何運作的。這使得文法看起來枯燥而僵硬,而實際上,它是一張語言的邏輯地圖。如果你不理解單詞之間的關係以及結構背後的邏輯,你很容易迷失方向,尤其是在詞法和句法方面。應該鼓勵學生觀察語言的機制,提出問題,並測試文法假設。換句話說,他們應該從被動的模式——死記硬背規則——轉變為主動的模式——理解、應用和討論規則。只有這樣,文法才能成為一種功能性的思維工具,而不僅僅是考試中需要勾選的一個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