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已届满四年。尽管最初的预测认为这个激进伊斯兰组织的统治不会持久,但他们已巩固了对国家的控制。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已逐步与喀布尔的实际政府恢复关系,并将其视为对话伙伴。
2025年7月18日,德国再次启动了遣返阿富汗公民的航班,一架载有81名阿富汗国民的飞机从莱比锡机场飞往喀布尔。这些被遣返者均有严重犯罪记录。德国联邦内政部长亚历山大·杜林特强调,此类遣返符合德国民众的利益。德国政府计划继续进行遣返阿富汗的行动,但这因该国严峻的安全和人权状况而面临复杂挑战。PRO ASYL等民间人权组织和各州难民委员会因此呼吁停止向阿富汗遣返人员,并批评与塔利班政府的合作。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和伊朗这两个邻国也在大规模遣返阿富汗难民。根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的数据,截至2025年8月初,仅从伊朗和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的难民总数就已超过210万,其中一半是被强制遣返的。如此巨量的遣返人口给塔利班政权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些返回者面临住宿、就业和收入短缺的问题。独立活动团体报告称,塔利班系统性地侵犯人权并压制公民权利,女性和女童尤其受到影响,她们在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仍被排除在外。
塔利班掌权四年后,阿富汗的人道主义状况依然严峻。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目前有2290万人依赖国际援助,占总人口的一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8月初估计,四分之一的阿富汗人面临粮食不安全,三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尽管局势艰难,中国等一些国家却扩大了与塔利班政府的经济和外交关系。中国在2023年与阿富汗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便利化、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据报道,2023年阿富汗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3亿美元,较往年增长了125%。国际社会面临着与塔利班政府互动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确保安全的挑战,同时又不损害人权。这一复杂局面需要审慎平衡各方利益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