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港口费用争端达成一年暂停协议 航运业获喘息之机
编辑者: gaya ❤️ one
二零二五年十月,中美两国在贸易摩擦的焦点——互相加征的港口费用问题上,达成了一项为期一年的暂时中止协议。这项休战期是在韩国釜山两国元首会晤后,于吉隆坡经贸磋商中宣布的,它暂时搁置了此前针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的费用,据估算,这些费用若全面实施,每年将使相关船东损失高达三十亿美元以上。
此次协议的核心内容是,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这意味着双方停止向对方相关船舶征收港口费用。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已证实了暂停执行相关惩罚的决定。中国商务部也明确表示,此次暂停涵盖了涉及其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制裁,作为交换,北京承诺停止对美国关联船只采取反制措施,旨在共同稳定全球供应链的运行。
此前,特朗普政府援引《301条款》对中国关联船只实施了惩罚性措施,理由是北京在海事和造船领域存在“不公平的主导地位”。这些制裁包括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高额费用,以及对在中国制造的港口起重机征收百分之百的关税。此次休战无疑为中远海运和万通(Matson)等航运巨头减轻了因争端导致的额外开支和运营压力。高瞻国际集团(High-Trend International Group)指出,此项中止为物流和碳中和倡议中存在的成本负担提供了“即时且实质性的益处”。
尽管业界专家们对这一短期缓解表示欢迎,但他们同时呼吁达成一个更为持久的解决方案。德鲁里(Drewry)的西蒙·希尼表达了希望此协议能让业界将精力重新聚焦于促进全球商业的顺畅流动。贝森特部长此前曾提及,仅是《301条款》关税的威胁,就已经削弱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船只的需求。然而,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援引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的数据,在二零二五年前八个月,中国船厂仍获得了全球新订单总吨位的百分之五十三。
这项为期一年的休战期为短期运营带来了缓解,其长远影响最终将取决于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方向。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中国在可持续航运技术,特别是绿色甲醇动力船舶的研发和订单获取方面,正展现出强劲的全球领导力,这为未来的贸易格局增添了新的变量。此次协议的达成,也为双方在更广泛的经济议题上寻求共同点提供了契机。
来源
english
Fastmarkets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