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将面临25%的关税壁垒。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计划于10月1日实施关税,但该日期已推迟至11月1日。此举旨在为美国本土制造商构建保护屏障,以应对其所称的“不公平的外部竞争”,并将该政策的合理性建立在国家安全考量之上。这项贸易政策的调整,标志着对现有贸易格局的深刻审视和潜在重塑,要求所有相关方重新校准其运营方向。
新税率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从城市配送货车、环卫作业车辆、公共事业卡车,到校车、长途半挂牵引车以及各类重型专业用途车辆。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目前是美国此类卡车最大的供应国,其对美出口量已从2019年约11万辆的规模,显著增加至年均约34万辆。尽管《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规定,若卡车价值中至少64%源自北美地区可免除关税,但特朗普政府的声明并未明确排除符合标准的墨产车辆。
此项贸易举措的宣布立即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包括戴姆勒卡车、帕卡集团、沃尔沃集团和Traton在内的主要卡车制造商均表示反对,他们强调此举可能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网络,并必然推高终端消费者的购车成本。美国商会也批评该决定,指出进口卡车的前五大来源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芬兰——均为美国的盟友或紧密伙伴,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行业观察家普遍预测,新关税的落地将直接推高整车售价,并迫使制造商对其生产布局和战略进行深度调整。例如,在墨西哥设有重型Ram卡车和商用货车生产线的Stellantis,以及计划于2026年开始运营其蒙特雷新重型卡车工厂的沃尔沃集团,都将面临成本重估的局面。此次关税的实施获得了美国商务部在四月启动的基于《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的联邦调查所提供的法律基础,该条款允许政府对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征收进口税。
从宏观角度看,贸易壁垒的设立是对全球协作与区域依存关系的一次检验。制造商和物流企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需要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审视并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成本结构变化与市场动态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