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联盟内部关于财政责任的讨论再次升温,核心焦点集中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西班牙国防开支承诺的严厉审视。当地时间10月9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时,明确表达了对西班牙未能兑现提升军费的立场的不满,甚至抛出将西班牙“请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言论,此举无疑加剧了联盟内部的紧张局势。
事件的背景源于2025年6月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届时32个成员国原则上已达成共识:到2035年,各国需将国防开支提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以强化集体防御能力。然而,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被特朗普视为“拖后腿的迟到者”,因为西班牙拒绝在2035年实现这一5%的目标,坚持其现有预算“充足、现实且与本国福利国家模式相符”。事实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峰会宣言上签字的同时,已明确表示倾向于将开支维持在GDP的2.1%左右。西班牙国防部长罗伯斯更直言,达到5%的目标“绝无可能”,即使资金到位,欧洲国防工业也缺乏相应的熟练劳动力和原材料来支撑如此规模的扩张。
特朗普的立场一贯强硬,他认为欧洲盟友不应在防务上“搭美国的便车”,并声称美国自身2024年的军费占比约为3.4%,无需受5%目标的约束,却要求盟友必须履行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峰会之前,西班牙已致函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明确拒绝了5%的目标,认为其“不合理且适得其反”,可能导致西班牙不得不削减医疗和教育等关键领域的预算。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西班牙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而西班牙方面则有报道称已“彻底搁置”了购买美国F-35战斗机的计划。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种财政分歧的爆发,实则映照出各国在应对当前复杂局势时,对资源分配优先级的不同考量。西班牙的立场并非孤立,其他国家如比利时和加拿大也对短期内实现5%目标表示了压力,比利时正在寻求与西班牙类似的灵活性机制,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曾表示,未来几年有比军备更优先的事项。这表明,在追求统一目标的过程中,各国对自身国情和民众福祉的考量,是影响其行动轨迹的内在驱动力。
尽管特朗普的言辞激烈,但现实的约束也清晰可见:北约条约中并未设立单方面驱逐成员国的机制,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所有32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此外,西班牙凭借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驻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对北约和美国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这场围绕数字的博弈,不仅是关于百分比的增减,更是对联盟内部价值取向和责任共担模式的一次深刻校准,考验着相互理解和对共同目标可持续承诺的平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