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0月12日起,欧洲联盟(EU)正式启动电子出入系统(EES),标志着申根区边境管理进入一个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时期。这一自动化IT系统旨在为所有进入申根区的非欧盟公民建立精确的数字出入境记录,逐步取代传统的护照盖章流程。此项举措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反映了欧盟对提升区域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的深层考量。
EES系统的核心在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对于首次入境申根区的非欧盟旅客,系统将在自助终端机或边检柜台采集指纹和面部图像等生物特征数据,并与护照信息一同录入。此后三年内,旅客再次往来申根区时,系统将自动比对现有档案,实现数据的快速复用。该流程预计将覆盖每年多达14亿次的边境通行,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坚固的外部安全屏障,有效遏制非法越境及逾期滞留行为。欧盟委员会的愿景是通过现代化管控,使外部边境管理更安全高效,并最终为合规旅客带来更顺畅的通关体验。
EES的实施采取了审慎的分阶段策略。欧盟要求成员国必须在2025年10月12日启动至少一个边境点的系统注册,并设定了明确的推广时间表:在启动后的30天内覆盖10%的旅客,90天内覆盖35%,150天内覆盖50%,直至2026年4月9日(即启动日期的180天后)实现100%的全面覆盖。这一渐进式的部署方式,体现了对复杂运营环境的尊重,旨在确保系统平稳过渡。
申根区核心停留规则——非欧盟公民在任何180天内累计停留不得超过90天——依然有效,EES的引入正是为了更精准地监测这一时限的遵守情况。系统的数据存储期限默认设定为三年,但对于有逾期记录的旅客,记录将保留五年,这为Europol等安全机构提供了必要的追溯能力,以用于预防、识别和侦查犯罪及恐怖活动。
EES的推出是欧盟数字旅行控制蓝图的一部分,它与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ETIAS)协同运作。ETIAS主要针对免签国家公民进行旅行前的安全预审,而EES则记录实际的物理出入境行为。例如,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签证豁免国家的公民,即使可能需要ETIAS授权,其在申根区的每次实际进出,都将由EES进行生物识别记录。需要注意的是,爱尔兰和南塞浦路斯目前仍维持其独立边境程序,不在此次EES的直接覆盖范围内。
英国旅游协会(ABTA)首席执行官马克-坦泽(Mark Tanzer)此前曾强调,在分阶段实施前,清晰的沟通计划和公众认知运动至关重要,以建立对新流程的信心。业界普遍认为,在技术落地之时,确保人与系统之间的协调,是保障整体体验顺畅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