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前中国头骨化石重塑人类进化图景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一项突破性的研究,通过先进的数字重建技术,对一个在中国发现的、距今约一百万年的古老头骨——“郧县2号”头骨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人类进化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更可能将人类起源的时间线大幅提前,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古老的人类进化分支。

郧县2号头骨于1990年在中国湖北省郧县被发现,但由于化石在数百万年的地质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压扁和变形,其真实形态和在人类进化谱系中的位置长期以来难以确定。研究团队,由山西大学的冯晓波教授领导,运用了高分辨率CT扫描和三维数字重建技术,成功地“修复”了化石的变形,还原了其原始的面貌。这项技术允许科学家在不损害原始标本的情况下,精确地分析和测量化石的每一个细节,揭示了隐藏在变形之下的关键形态特征。

重建后的郧县2号头骨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混合特征:它拥有一个约1143立方厘米的脑容量,介于早期直立人(Homo erectus)和现代人类之间;同时,它保留了明显的原始特征,如突出的眉脊和前倾的面部,但也显露出一些更现代的特征,如较高的颧骨区域和相对平坦的面部。通过与全球104种人类化石的形态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郧县2号头骨很可能属于“龙人”(Homo longi)谱系的一个早期成员。龙人谱系被认为是与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关系密切,并且是现代人类(Homo sapiens)的姐妹群。这一分类极大地挑战了此前关于人类进化分支的时间框架。

根据这项研究的系统发育分析,现代人类与龙人谱系的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大约132万年前。这比此前普遍接受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约50万至70万年前的分化时间要早得多,甚至可能将人类物种的起源时间推至一百万年前。这一发现不仅暗示了人类进化路径的复杂性,也为解释中更新世时期(约78.9万至13万年前)那些难以归类的化石提供了新的框架,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中更新世之谜”。

此次研究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上,由来自中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包括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人类进化研究领导者克里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教授。这项工作不仅展示了数字重建技术在古人类学研究中的强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类起源的地理中心和时间尺度,为理解我们作为物种的根源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洞察。这一发现邀请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探索生命演化过程中那些令人惊叹的未知领域,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宏大进化叙事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

  • GreekReporter.com

  • An ancient Chinese skull might change how we see our human roots

  • A skull unearthed in China challenges the timeline of human evolution, scientists say

  • New look at ancient skull challenges timeline of human evolution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