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正处于人工智能(AI)监管的关键十字路口,工会与商业团体之间就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工人权益产生了显著分歧。在最近于2025年8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经济改革圆桌会议上,这一紧张关系尤为突出,各方就AI的引入和管理方式展开了激烈讨论。
澳大利亚工会理事会(ACTU)正积极倡导实施严格的“AI实施协议”,要求雇主在引入AI技术前必须与员工进行协商。这些协议旨在保障工人的就业安全、技能发展、再培训机会,并确保AI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以及数据保护。ACTU助理秘书约瑟夫·米切尔强调了“没有我们,就不能做出关于我们的决定”的原则,表明工人应在AI决策过程中拥有发言权。此外,工会与科技界就创意内容用于AI训练的报酬问题达成了“突破性”协议。
然而,以澳大利亚工业集团(Ai Group)为代表的商业团体则对这类监管措施表示担忧。该组织首席执行官伊尼斯·威洛克斯认为,过于严苛的规定可能会扼杀创新,影响生产力,并最终损害澳大利亚的经济。他指出,AI技术预计每年可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1150亿澳元,并可能优化44%的工作时间。商业团体担心,过度的监管将阻碍企业抓住这些机遇。
澳大利亚财长吉姆·查默斯正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明智的中间道路”,以平衡AI带来的益处与风险。他表示,政府将加速制定一项国家AI发展计划,以指导澳大利亚人如何使用这项技术,并致力于在最大化AI机遇的同时,有效管理其潜在风险。查默斯认为,AI可以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也建议政府在引入新的AI特定法律之前,应优先考虑调整现有的消费者保护、隐私和反歧视等法律框架。
澳大利亚政府已于2019年发布了AI伦理框架,包含八项自愿性原则。目前,澳大利亚尚未有普遍适用的AI监管法律,但正朝着基于风险的方法发展,对高风险AI应用施加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新南威尔士州已提出旨在确保AI系统不产生“不合理”绩效评估指标或“过度”监控的法规草案。这场关于AI监管的辩论反映了技术进步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普遍张力,如何在拥抱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其发展惠及所有社会成员,将是澳大利亚未来政策制定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