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三国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寻求重塑地区司法与地缘政治格局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近期,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联合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ICC),此举标志着西非地区在司法主权和地缘政治格局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三国政府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退出ICC是出于对该法院“武断起诉战争罪行”以及被视为“新殖民压迫工具”的担忧,并强调将根据自身社会价值观保护人权。这一决定紧随三国退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之后,显示出该地区国家寻求更大自主权和重塑国际关系模式的决心。

三国政府均由2020年至2023年间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领导。它们普遍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运作存在偏见,过度关注非洲国家,未能有效处理战争罪行、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反而可能成为“帝国主义的压迫工具”。这种不满情绪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布隆迪、南非和冈比亚等非洲国家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担忧,甚至宣布过退出ICC的意向,尽管其中一些国家后来撤回了决定。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对ICC将大部分调查集中在非洲大陆的现象表示质疑,认为这反映了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和“选择性司法”。

此次三国联合退出ICC的决定,也与该地区日益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紧密相关。在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前殖民宗主国法国的关系趋于紧张后,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正日益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和政治合作。俄罗斯在萨赫勒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安全援助和政治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面临ICC逮捕令的背景形成微妙的对照。

作为回应和替代方案,这三个国家正积极推进建立区域性司法机制的计划,包括拟议中的“萨赫勒人权刑事法院”。该法院旨在处理影响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国际罪行、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等问题,并强调其运作将根植于当地现实,以规避“帝国主义势力对区域及国际司法机构的负面影响”。此举被视为三国寻求司法独立和自主权的重要一步,也可能为非洲大陆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然而,此举也引发了人权组织的担忧,认为这可能削弱对该地区潜在侵犯人权行为的国际监督。尽管如此,对于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而言,退出ICC并建立本土化的司法框架,是其在当前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中,追求国家主权、重塑地区安全与司法体系、并以自身方式实现增长与稳定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这一系列行动预示着萨赫勒地区在国际司法和地缘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正经历深刻的重塑,其长远影响仍有待观察。

来源

  • Deutsche Welle

  • Burkina Faso weist Massaker-Vorwürfe gegen Armee zurück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