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临时政府,在新任总统何塞·赫里(José Jeri)的领导下,宣布实施为期三十天的紧急状态。这项紧急措施已于2025年10月22日午夜开始生效,覆盖范围包括首都利马大区以及卡亚俄宪法省。此举是对有组织犯罪团伙所引发的暴力和敲诈勒索案件急剧增加的直接回应,凸显了以往治理方法在控制局势方面的不足和低效。
此次紧急状态的核心内容在于赋予武装部队权力,使其能够与秘鲁国家警察(PNP)紧密合作,共同在街头巡逻,以期恢复社会秩序。实施紧急状态意味着在特定高风险区域,公民的部分宪法权利将暂时受到限制或中止,特别是迁徙自由和住宅不可侵犯权。采取这一行动的背景是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和骚动,当时许多市民走上街头,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打击犯罪活动,显示出民众对安全环境的迫切需求。
支撑这一决定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令人担忧的动态:登记在案的敲诈勒索案件数量激增了540%,从2023年的2,396起跃升至2024年的15,336起,而利马一直是此类犯罪活动的中心地带。总统赫里于2025年10月10日上任,此前他的前任国家元首被弹劾。他强调,这种不成比例的犯罪增长正在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并标志着秘鲁打击公共安全威胁进入了一个必须采取强硬手段的新阶段。
包括总理在内的政府官员认为,此举是推动更深层次变革的催化剂,例如借此机会审议对刑罚系统的全面改革。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过度依赖武力手段和宣布紧急状态,可能会分散对进行系统性改革的关注。有观点认为,即使存在“秘鲁安全计划”(Plan Peru Seguro)等国家级项目,将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利马,也无法有效应对其他地区的犯罪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在预防措施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区域安全治理出现短板。
因此,这为期三十天的紧急状态将成为一次关键的考验。其价值的衡量标准,不仅取决于短期内逮捕人数的多寡和犯罪率的下降,更在于当局能否利用这次危机,为社会生活的和谐奠定长远基础,并重建公民对国家机构的信任,从而实现公共安全的持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