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正经历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中断已成为常态,严重扰乱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教育及体育赛事。2025年9月10日上午9时14分,国家电力系统(SEN)再次发生大面积瘫痪,导致全岛陷入黑暗。这是该年度的第二次全国性停电,也是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第五次全国性停电事件。
此次危机根源于古巴老化的电力基础设施和燃料短缺。国内最重要的发电厂之一——安东尼奥·吉特拉斯热电厂,因“过热蒸汽假信号”触发自动保护系统而意外停机,直接引发了全国电网的连锁反应。古巴总理曼努埃尔·马雷罗·克鲁斯承认了国家电力系统“严峻”的状况,并呼吁民众保持信任,表示政府正全力恢复电力供应。然而,截至目前,许多地区仍面临长达20小时的每日停电,首都哈瓦那的停电时间也达到4-5小时。
这场持续的能源危机对古巴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私营企业难以依靠发电机维持运营,因为燃料在非正规市场稀缺且价格高昂。旅游业也受到重创,尽管旅游酒店拥有备用电源,但客人被限制在酒店内,因为其他服务设施已因停电而关闭。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食物储存成为难题,基本服务如供水也因水泵无法运行而受到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古巴的电力系统急需巨额投资进行现代化改造,据估计,修复和升级电网可能需要高达10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当前古巴政府难以承受的。此次危机也凸显了古巴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其对进口燃料的高度依赖。美国的制裁进一步加剧了获取燃料和备件的难度。
面对困境,古巴政府一方面强调了其电力工人的专业性,并提出了恢复电力的策略,包括加强卡马圭微电网和修复安东尼奥·吉特拉斯热电厂。然而,民众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表示担忧,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明确的恢复时间表。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古巴能源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也引发了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性的深刻反思。在电力供应不稳定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古巴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这场能源危机,将是决定国家未来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