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营航天企业i-Space公司近日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星际归航”及其配套的海上回收平台。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掌握先进火箭回收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使其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能力的国家。该平台长近100米,宽42米,配备了DP2级动力定位系统,旨在实现火箭第一级的精确海上回收。
i-Space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利用“星际归航”平台进行其SQX-3(“双曲线-3”)火箭第一级的海上回收测试。海上回收平台对于降低科学设备(如望远镜、行星探测器和小型卫星)的常规发射成本至关重要。每一次成功回收的火箭级都能显著降低后续发射的成本,并确保任务的及时性。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兴起正在重塑太空探索的经济格局,与一次性火箭相比,可重复使用火箭能够将发射成本降低高达65%-70%。
中国多家公司,包括蓝箭航天(朱雀-3)和星河动力(PALLAS-1/2),都在积极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i-Space公司此次推出的“星际归航”海上回收船,其17000吨的排水量和先进的动态定位系统,使其能够在复杂海况下稳定作业,精确捕获返回的火箭级。这一技术的成熟,预示着中国航天产业正朝着高容量、低成本、高频次的可重复使用发射模式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