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刷新发射纪录:在过去数小时内,该国完成了2025年第69次和第70次轨道发射尝试
中国2025年轨道发射创历史新高 商业航天发展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格局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截至2025年末,中国航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全年轨道发射次数已达到72次,成功打破了前一年68次的纪录,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坚实步伐,是国家航天力量与快速成长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11月8日至9日的周末,密集的发射活动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前所未有的活力。长征系列火箭继续承担国家主要任务,其中长征11H火箭于周六凌晨成功将三颗“实验三十二号”技术验证卫星送入轨道。紧随其后,长征十二号火箭在周日晚间执行了一次关键部署,为旨在构建全球覆盖通信网络的“星网”巨型星座发射了宽带卫星,该星座计划最终容纳多达13,000颗卫星。
商业航天力量的参与为年度发射纪录的达成注入了动力,但也暴露了发展中的固有挑战。周六,CAS Space旗下的“缙云一号”火箭顺利完成了任务,成功将两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展示了民营企业的技术突破能力。然而,周日,银河能源的“谷神星一号”火箭在上级阶段发生异常,导致搭载的三颗卫星未能入轨,此次失利再次提醒业界,航天事业对精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为严苛。
此次发射的波折反映出商业航天在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目标的同时,必须审慎平衡技术成熟度与风险控制。在国际对比中,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与美国(特别是SpaceX)超过150次的年度发射量相比,仍存在规模上的差距,这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持续精进的方向。此外,中国载人航天步伐稳定,中国航天员已于2025年10月31日成功进驻天宫空间站,而国际上SpaceX的“星舰”第11次试飞也已于2025年10月13日完成,共同构成了当前全球航天活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
中国商业航天正致力于通过流程标准化和去任务化设计,实现发射服务的“航班化”。例如,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火箭已通过高密度发射,累计发射载荷总质量突破10吨,并力求在单次2吨以下载荷的发射服务上,将成本降至每公斤1万美元以下,以期在竞争中占据高性价比优势。这些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迭代,正为未来更宏大的太空探索目标积累宝贵经验与智慧。
来源
Space.com
Space.com
Reuters
AP New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