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1 火星轨道探测器在十月初以大约2900万公里的距离,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3I/ATLAS,CNSA刚刚宣布。 https://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715343/content.html
“天问一号”成功捕获星际访客3I/ATLAS影像,拓展深空探测新边界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25年11月6日宣布,中国“天问一号”火星轨道器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利用其高精度相机对闯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3I/ATLAS进行了观测。此次关键的深空目标捕获行动发生在2025年10月3日,当时“天问一号”距离该小行星约三千万公里,创下了目前观测该天体的最近距离纪录之一。这次观测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更标志着对既定任务边界的超越,预示着人类对太阳系外来客的认知将迈入新阶段。
有史以来,中国的天问-1轨道器在火星附近首次捕捉到3I/ATLAS的视频。
通过这次观测,科学家们获得了3I/ATLAS清晰的图像,揭示了其彗核及周围的彗发物质,估算其直径达到了数千公里量级。3I/ATLAS是继2017年的1I/奥陌陌和2019年的2I/鲍里索夫之后,被确认为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来客。该天体于2025年7月1日由智利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捕捉到踪迹,它正沿双曲线轨道穿越太阳系,推测其年龄可能在三十亿至一百一十亿年之间,甚至比太阳系本身更为古老,是研究系外行星成分和早期恒星历史的稀有样本。
“天问一号”轨道器上搭载的高精度成像相机(HiRIC),最初是为精细描绘火星地貌而设计,此次成功应用于3I/ATLAS的观测,标志着其使命的有效延伸和价值的再发现。此次观测的难度极高,目标自身运动速度快,相对“天问一号”的速度更快,且亮度极暗,对火星环绕器的姿态指向控制和成像策略提出了严峻考验。此次成功捕获,为中国后续更遥远的深空探索任务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体现了航天工程中“以旧促新”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天问二号”任务已于2025年5月29日启程,其核心目标是在未来约十年内,先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随后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全面拓宽对太阳系起源的科学认知。因此,“天问一号”对3I/ATLAS的成功观测,也被视为利用现有平台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的技术试验和经验积累。
来源
Space.com
China's Mars orbiter observes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China's Tianwen-1 Mars probe's orbiter successfully observes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China launches spacecraft it says will return samples and yield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