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摄影师格雷格·迈耶定格“狂暴狒狒星云”精细图景 揭示恒星诞生区奥秘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天体摄影师格雷格·迈耶(Greg Meyer)近期成功捕捉到一幅细节极为丰富的宇宙景象,即俗称的“狂暴狒狒星云”(Rampaging Baboon Nebula),其官方编号为NGC 6727。这片壮阔的星际结构位于南冕座(Corona Australis)方向,距离地球约500光年,是银河系中距离太阳系较近的恒星形成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迈耶先生的这幅作品深入揭示了星云的深层纹理。这片星云因其外形酷似一只狒狒的脸庞而得名,其轮廓由分子尘埃云雕刻而成。星云中那双“眼睛”是蓝色的反射星云,这种色彩是星际间光影互动的结果,映照出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展现出的固有形态。厚重的棕色尘埃云勾勒出“面容”,有效遮蔽了背景恒星的光芒,在银河系明亮区域前投下了引人注目的剪影。

构成这片“面部”的尘埃颗粒主要由碳质物质和硅酸盐组成,并混杂着以氢为主的分子气体。这种物质的密集性使其成为新恒星诞生的理想场所,内部浓密区域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孕育出原恒星。值得注意的是,星云中发出红色光芒的区域,是受附近炽热恒星发出的紫外光激发后,氢气所呈现出的独特光辉。

NGC 6727与NGC 6726和NGC 6729等反射星云紧密相连,它们被内部年轻恒星的光芒照亮。这些尚未完全驱散周围尘埃的恒星,其光线被尘埃散射和反射,形成了标志性的蓝色光晕。此外,在星云的左上方,还可以观测到球状星团NGC 6723,它距离我们约30,000光年,其庞大的星体数量本身就是宇宙尺度下合作与共存的例证。

迈耶的这幅杰作是历经数个夜晚的专注积累而成。他使用了Esprit 120毫米望远镜和QHY 268M天文相机,从德克萨斯州的星前观测站(Starfront Observatory)完成了拍摄,体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持续探索的内在驱动力。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片星云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它所展现的形态并非永恒,而是新形成恒星不断重塑周围物质的体现,持续的物质转化与能量释放是宇宙结构自我组织的自然展现。

来源

  • Space.com

  • Space.com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天体摄影师格雷格·迈耶定格“狂暴狒狒星云”精细图景 揭示恒星诞生区奥秘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