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深化昆虫研究 探索深空任务可持续生命保障新路径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太空菜单上的昆虫 🦗

欧洲航天局(ESA)正积极推进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将昆虫整合进支持人类进行月球、火星及更远深空长期任务的生命保障系统中。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昆虫资源化,使其不仅能为宇航员提供营养补给,还能有效地融入再生生命支持系统,以达成废物的循环利用。此举被视为解决远航补给挑战和践行构建闭环生态系统承诺的关键一步。

昆虫作为食物来源的潜力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地球上已有超过2000种昆虫被纳入人类食谱。欧洲航天局的探索已初见成效,例如,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2022年的一次任务中尝试了含有蟋蟀粉的蓝莓谷物棒。研究的实际进展也体现在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2023年批准了包括家蟋蟀和黄粉虫在内的特定昆虫物种可供人类食用,这标志着研究正从理论阶段迈向实际操作。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昆虫不仅具有适应太空环境的潜在韧性,还展现出极高的营养价值。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酸,在单位热量下,其营养密度有时甚至超越传统肉类或豆类,为需要最大限度利用载荷的太空任务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轻量化”营养解决方案。此外,昆虫在废物转化方面的潜力与地球上利用昆虫处理有机废物的创新实践相呼应,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在太空的封闭系统中尤为宝贵。

昆虫在太空探索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果蝇曾搭乘火箭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用以评估辐射对生命体的影响。现代研究正致力于深入探究失重状态如何影响昆虫的完整生命周期,以期实现真正的轨道内繁殖和营养供给。例如,有研究团队正设计实验,以观察特定物种在地球轨道上完成整个生长阶段的表现,为未来长期的火星任务提供可靠的食物保障。

欧洲航天局的这一举措体现了人类在追求星际航行过程中对资源自给自足的深刻洞察。它超越了单纯的食物替代概念,而是将生命支持系统的各个环节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通过在太空这一最严苛的环境中检验和实践地球上的可持续理念,人类不仅在满足宇航员的生理需求,更是在探索文明在广阔宇宙中建立可持续立足点的可能性,拓宽了对生命与资源相互依存关系的认知。

来源

  • SpaceDaily

  • Insects on the space menu

  • Using roaches to minimise waste in space

  • Ready for dinner on Mar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