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模块在国际空间站上庆祝科学创新17周年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2025年9月12日,欧洲航天局(ESA)的“哥伦布”号科学实验舱在国际空间站(ISS)上圆满度过了其在轨运行的第17个年头。自2008年2月7日搭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以来,“哥伦布”号已成为微重力环境下科学探索的重要平台。

作为欧洲对国际空间站的最大单项贡献,“哥伦布”号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在太空科学研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该模块的建造融合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先进工艺,最初设计寿命为10年,但凭借其坚固的结构和背后团队的辛勤付出,已远远超越了预期。总计14亿欧元的投入,凸显了欧洲致力于推动其太空能力发展的决心。其内部的10个实验机柜为各类前沿研究提供了支持。

迄今为止,“哥伦布”号已成功支持了超过250项科学实验,目前仍有21项活跃在流体物理、材料科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在极端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为理解物质的本质、生命的奥秘以及宇宙的规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除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哥伦布”号在教育推广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AstroPi”项目,已有超过16.3万名学生有机会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他们的代码,极大地激发了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潜能。

“哥伦布”号的日常运行管理由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奥伯普法芬霍芬的哥伦布控制中心团队全天候负责。该团队由约7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已累计完成了超过19,000个班次的工作,确保了模块的安全、高效运行及其科研成果的持续产出。

该模块已接待了16名欧洲航天局宇航员,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航天员。部分宇航员甚至将模块内的CASA乘员舱作为临时起居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太空探索领域内日益深化的国际协作精神。

“哥伦布”号的持续成功运行,不仅是欧洲在航天领域的骄傲,其先进技术也已对其他欧洲航天项目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为旨在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提供关键支持的“猎户座欧洲服务舱”。流体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通过“AstroPi”项目培养的下一代创新者,都将是推动未来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

在庆祝其17周年之际,“哥伦布”号模块象征着欧洲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人类对科学知识不懈追求的价值。它证明了通过持续的国际合作和对科学的投入,人类能够共同实现宏伟目标,不断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来源

  •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 NASA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模块在国际空间站上庆祝科学创新17周年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