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气象卫星迎来新里程碑。MetOp-SG-A1卫星,作为“第二代气象业务卫星”(MetOp-SG)系列的首发成员,已于2025年8月13日成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欧洲航天港搭乘阿丽亚娜6号火箭升空。这颗由欧洲航天局(ESA)牵头设计、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卫星,在入轨后不到三周,即已开始传输其先进仪器的数据,标志着欧洲在天气和气候监测能力上的重大飞跃。
尽管MetOp-SG-A1卫星仍处于初步的在轨测试阶段,其微波探测仪(MWS)和无线电掩星探测仪(RO)已率先传回初步数据。这些早期数据为深入了解地球大气状况提供了宝贵见解,为提升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和气候分析的深度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微波探测仪在8月24日捕捉到的24小时数据中,清晰地展示了北大西洋上空由前飓风“艾琳”引发的深对流云系,这直观地体现了卫星近乎实时监测和分析重大天气事件的强大能力。
MetOp-SG-A1卫星搭载了一系列尖端仪器,包括下一代红外大气探测干涉仪(IASI-NG)、METimage成像仪、微波探测仪、无线电掩星探测仪以及多视角、多通道、多极化成像仪(3MI)。这些仪器协同工作,能够更精细地监测气溶胶、云特性和大气成分,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持。
此次任务是欧洲航天局(ESA)、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以及空中客车等众多欧洲航天机构和产业伙伴通力合作的结晶,也是“第二代欧洲气象业务卫星”(EPS-SG)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MetOp-SG系列卫星将由三对不同但互补的卫星组成,确保从2025年中期至2040年代中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极轨气象数据,服务于全球天气预报、气候监测以及农业、能源和灾害管理等关键领域。
随着MetOp-SG-A1卫星的调试工作稳步推进,预计将产出海量高分辨率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将显著增强欧洲在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方面的能力,还将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提供关键支持。例如,微波探测仪的温度探测通道分辨率已从之前的约48公里提升至20公里,这意味着它能更细致地捕捉大气变化,为精准预报提供更强的基础。同时,无线电掩星探测仪通过整合GPS、伽利略和北斗导航信号,每日可提供超过1600次大气廓线测量,数量翻了三倍,极大地扩展了数据的覆盖范围和精度。这些进步预示着一个更精准、更可靠的天气预报新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