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首个商业化规模的漂浮式风力发电场已在日本长崎县五岛市近海正式投入运营。此举标志着日本在深远海域开发风能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为实现其2050年碳中和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
该风力发电场共安装了八台2.1兆瓦的风力涡轮机,这些涡轮机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适应该地区深水和频繁遭遇台风的严峻环境。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月启动,但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发现了浮动平台的结构性问题,导致了为期两年的延误。经过修复,项目于2025年8月开始试运行,并预计于2026年1月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这项开创性工程是日本多家知名企业合作的成果,包括户田建设、ENEOS、大阪燃气、INPEX、关西电力和中部电力等。这些企业共同致力于推动日本实现其宏大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日本政府将海上风视为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10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到2040年进一步提升至30至45吉瓦。
五岛市的漂浮式风力发电项目能够有效利用日本沿海深水区域丰富的风能资源,这些区域对于传统固定式风力发电机而言难以开发。这一创新解决方案为日本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效应。根据三菱综合研究所的分析,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可开发的海上风力发电潜力巨大,远超政府设定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所需。
尽管面临技术和成本挑战,日本在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展现出坚定的决心。户田建设公司正在长崎县五岛列岛海岸推进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建设,并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实证试验。同时,日本政府也通过修订《港湾法》等政策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支持,并计划提高国内零部件的采购比例以促进本土产业发展。尽管此前有企业因供应链紧张、通胀等因素退出项目,但日本政府仍强调海上风电作为能源转型的“王牌”地位,并承诺将重新审视拍卖制度和政策设计。日本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方面的探索,也为其他面临类似海洋环境挑战的亚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