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伊泰科机器人推出低于万元人民币的Bumi人形机器人,旨在实现大众普及化

编辑者: Veronika Radoslavskaya

随着中国初创公司诺伊泰科机器人(Noetix Robotics)推出Bumi人形机器人,个人机器人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事件标志着先进自动化技术正从专业的科研环境,转向更广泛的公众和教育应用领域。这场市场颠覆的核心在于其激进的定价策略:Bumi成为首款价格低于10,000元人民币心理门槛的人形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其可及性。

这款紧凑型机器人的预购已于2025年10月23日正式启动。Bumi身高94厘米,体重12千克。诺伊泰科机器人公司由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于2023年9月创立,通过快速的开发周期实现了这种面向大众市场的就绪状态。市场初期反应热烈,在开放预订的头四天内,该公司就获得了523份订单,这充分显示了消费者对可负担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强烈兴趣和市场对低价位人形机器人的渴求。

Bumi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家庭和学术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需求。根据开发者的演示,它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双足运动能力,例如行走和奔跑;同时还拥有舞蹈等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并能准确响应语音指令,展现出高度的实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Bumi嵌入了开放式编程接口。这一关键特性使得学生和爱好者能够开发定制化的训练协议和专属场景,有效地将机器人转变为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原理的实践平台。这种开放性极大地提升了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价值,变“消费”为“创造”。

诺伊泰科的这一举措直接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形机器人因高成本而难以普及的问题。公司的愿景是让机器人技术广泛分发,无缝融入日常生活。这与诺伊泰科此前的型号N2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N2在北京论坛首次亮相后,截至2025年4月已获得超过2,500份订单,但它仍属于更高的价格类别。对于一款完全铰接的双足机器人而言,低于1,500美元的定价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可能推动教育技术市场实现指数级增长。

通过维持开放的系统架构,诺伊泰科机器人鼓励技术的协同演进。公司将用户赋能放在首位,提供的是一个用于创造而非仅仅消费的工具,这意味着Bumi的最终效用将由其用户群体的集体智慧所塑造。这种策略将产品的长期相关性与持续的开发和学习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保了技术的生命力。

来源

  • gagadget.com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 Aparobot Article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