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德里尔:从教会服事到主流乐坛的普世之爱主题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尼日利亚唱作人约翰尼·德里尔(Johnny Drille)近日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音乐生涯轨迹,这条道路始于教会的赞美诗创作,最终延伸至主流乐坛,并取得了坚实的立足点。他所表达的,超越了单纯的旋律和歌词,而是关于在精神信仰与艺术表达之间,如何获得真正的自我解放和创作自由。

德里尔深入阐述了他内在的虔诚和积极的教会参与经历。他坦言,他那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在当时并未完全契合传统的敬拜模式,因此偶尔会遭遇质疑。他认为,这种独特的音色和表达方式,有时难以融入既定的宗教仪式框架。

然而,他坚定地相信,歌颂爱意的音乐同样能升华为一种祷告形式。针对这种质疑,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爱与信仰并非水火不容。他掷地有声地指出:“爱绝非信仰的对立面,恰恰相反,爱是信仰的生命气息。” 这一深刻的理念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基石。

基于此,德里尔呼吁宗教机构应以更开阔的胸襟接纳艺术形式,并提醒大众,真正的精神追求同样涵盖了世俗间的爱恋——那种能够紧密连结人心的情感。他强调,即便身处基督教的文化框架之内,我们依然可以坦然地探讨柔情蜜意、人际关系,以及作为凡人的喜悦与美好。

回溯他初次担任音乐总监的经历,德里尔承认他早期的音乐表现与既定的传统准则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段不被束缚的探索时期,为他奠定了独特的艺术道路——一条以真挚、无畏和内在和谐为核心的创作之路。这种对自我风格的坚持,最终引领他走向了成功。

此外,德里尔也关注到非洲音乐家所面临的严峻经济困境。他指出,在尼日利亚,一百万次流媒体播放量仅能产生 300 至 400 美元的收入;相比之下,在美国(USA)和英国(UK),同样的播放量却能带来高达 5000 美元的收益。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凸显了全球音乐市场的结构性不公。

尽管面临经济上的挑战,约翰尼·德里尔的艺术作品依旧充当着连接精神世界与世俗人间的桥梁。他用音乐提醒世人:发自纯洁心灵的爱,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祈祷形式。他坚信,音乐的真正价值,绝非取决于冰冷的数字,而是衡量于它对人类情感和心灵产生的深远影响。

来源

  • Vanguard

  • PM News Nigeria

  • The Guardian Lif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