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家乔伊·巴鲁阿(Joi Barua)以其充满力量的摇滚风格,重新演绎了动画电影《宇宙狂想曲》(Cosmic Rhapsody)中的关键曲目《星辰于宇宙云间》(Star Among the Cosmic Clouds)。这首作品的音乐由作曲家马努·马丁(Manu Martin)创作,整体音乐项目由外科医生苏珊·林(Susan Lim)和神经学家克里斯蒂娜·廷茨·坦(Christina Tinz Tan)共同创作。作品于2025年10月3日在标志性的艾比路录音室(Abbey Road Studios)录制完成,并由Signum Records发行,恰逢世界空间周(World Space Week)之际。
此次的现场演绎,汇集了成立于1946年的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音乐家们以及钢琴协奏曲,为这首歌曲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该电影《宇宙狂想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年的“龙飞船”(Crew Dragon)任务,旨在象征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伟大征程。电影的原声音乐中,包含了由皇家爱乐乐团、伦敦之声合唱团(London Voices)以及男高音基利安·唐纳利(Killian Donnelly)演唱的管弦乐版本。
此外,歌曲还有另外两个版本:一个是在2025年5月发行的专辑《Lim Cosmic Rhapsody for Piano and Orchestra》中的管弦乐录音,由基利安·唐纳利和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Jean-Yves Thibaudet)共同演绎;另一个是在巴比肯音乐厅(Barbican Concert Hall)与汤姆·鲍尔(Tom Ball)及皇家爱乐乐团的现场演出。世界空间周是每年10月4日至10日全球庆祝的太空科学和技术盛会,由联合国大会于1999年宣布设立,旨在纪念空间科学和技术对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贡献。选择这些日期是为了纪念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的发射以及1967年10月10日《外层空间条约》的签署。旨在提升公众对太空活动的认知,并促进国际合作。2025年的主题是“太空生活”(Living in Space),重点探讨人类在地球之外建立栖息地的技术、挑战与合作。
乔伊·巴鲁阿的作品《星辰于宇宙云间》的现场录音,选择在艾比路录音室进行,这个录音室曾见证了无数音乐传奇的诞生,为此次演绎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此次的音乐作品作为ALAN三部曲的一部分,不仅是对宇宙探索精神的致敬,也展现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超越语言界限,表达人类无限的想象力、身份认同以及作为“宇宙云间星辰”的无限潜能。
歌曲的发行也与NASA在2020年进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龙飞船”Demo-2任务紧密相关。这次任务是自航天飞机时代结束以来,首次从美国本土发射载人航天器,标志着商业航天新时代的开启,为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奠定了基础。此次《宇宙狂想曲》的音乐项目,通过旋律与宇宙探索的宏大叙事相结合,鼓励人们超越既有的认知边界,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并认识到人类创造力和潜力的无限性。音乐的发行与世界空间周的契合,进一步凸显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浪漫完美融合,激励着我们仰望星空,思考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