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德·塞科的《国家电影》:通过档案之镜审视权力——2025年伊赫拉瓦电影节报道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意大利导演罗兰德·塞科(Roland Sejko)的纪录片《国家电影》(Film di Stato)于2025年,在享有盛誉的伊赫拉瓦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这部影片得到了卢切·奇内奇塔(Luce Cinecittà)的支持,该公司计划于明年春天在意大利院线发行。影片深入探讨了阿尔巴尼亚在恩维尔·霍查(Enver Hoxha)独裁统治下的四十年历史,全程采用非叙事性的影像语言。片长78分钟的《国家电影》刻意摒弃了旁白解说,完全依赖于精妙的剪辑技巧和声音设计,来勾勒出这个国家从二战后直到共产主义政权瓦解的漫长历程。

塞科导演素以将历史档案转化为视觉诗篇的精湛技艺而闻名。在这部新作中,他仅采用了独裁政权自身制作并用作宣传工具的影像资料。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使观众不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更能切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动和民众的期盼——从集体狂热的统一时刻,到领导人深藏不露的沉默。影评界普遍认为,这种手法迫使历史档案不再仅仅是记录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而通过塞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档案最终完成了对自身的揭露与批判。

塞科的意图远不止于简单地展示宣传片。他巧妙地运用剪辑和音效,构建出一种与官方强加意义截然相反的叙事线索,从而揭示出隐藏的裂痕和微妙的信号,为观众提供了重新解读历史事件的可能性。这种对权力自我吹捧机制的解剖,在当下信息洪流不断试图塑造我们对现实认知的时代,显得尤为尖锐和重要。理解历史权力机器如何精心塑造自身形象的能力,成为了我们在当代媒体环境中识别和抵抗信息操纵的关键。

《国家电影》的价值超越了对阿尔巴尼亚独裁政权的单纯审视。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权力普遍存在的盲目性——权力在追求自我荣耀的过程中,却不经意间留下了其内在空虚的文献证据。这部作品此前已在威尼斯电影节的“作者之日”(Days of the Authors)单元获得赞誉,并在伊赫拉瓦电影节上作为“Opus Bonum”主竞赛单元的开幕影片亮相。这无疑进一步巩固了罗兰德·塞科作为意大利纪录片遗产处理领域顶尖大师的地位。

来源

  • ANSA.it

  • Státní film | MFDF Ji.hlava

  • 2025 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showcases the dark side of America, Oct. 24–Nov. 2 - The Prague Reporter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