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于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举行的第66届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正积极探索新兴的媒体叙事形式。本届电影节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式将播客(Podcast)纳入其核心主单元。此举被视为对叙事边界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拓展,旨在赋予音频材料以电影般的深度,完美契合了本届影展“电影 文化 播客”(Кино Культуры Подкаст)的整体主题。
在新设立的播客单元中,共有十二个音频项目脱颖而出,获得展映机会。这些入选作品中,有十部采用希腊语制作,另有一部使用英语。每一部获选的播客都将获得2000欧元的奖励,并且在整个电影节期间,听众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收听这些内容。
入围作品题材丰富,引人深思。例如,《Azathoth Blues》聚焦于19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思潮;而《The Soundscape》则深入探讨了预示世界末日来临的各种事件。此外,节目单中还包括了《The Summer of the Zizzikids》,以及一部关于扬尼斯·考尼斯(Янниса Кауниса)生平的纪录片式音频作品。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音频形式如何成为理解过去与审视当下的有力催化剂。
事实上,这种将播客纳入电影节的做法在塞萨洛尼基并非首创。作为同一组织旗下的活动,塞萨洛尼基国际纪录片电影节(TiDF)早已积极探索音频与视频的交汇点。在2025年3月6日至16日举行的第27届TiDF上,播客单元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共展出了22个项目,其中还设立了播客竞赛环节,有九部希腊语和一部英语播客角逐2000欧元的大奖。例如,关注双相情感障碍污名化的项目《BiPolar Opposites》,便是当时聚焦尖锐社会议题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第66届电影节对播客单元的扩展,体现了整个行业追求构建多维度体验的宏大愿景。对多样化媒介形式的重视,使得听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内容消费者,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构建自身世界观的过程中。电影节通过聚焦创新的叙事模式,为那些渴望探索未知的“声音地景”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承认,每一个声音纹理都蕴含着改变人类感知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