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即将推出其最新纪录片《幽灵大象》,该片聚焦博物学家史蒂夫·博伊斯博士在安哥拉高地追踪神秘象群的旅程。博伊斯博士与纳米比亚的追踪者合作,旨在探寻一个传说中象群的存在,这些大象被认为是全新巨象物种,甚至可能与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芬考维大象(Fénykövi elephant)存在基因联系。
赫尔佐格将这部影片比作“大象的幻想曲”,并将其与追寻“白鲸”的执着相提并论。影片不仅是对未知生物的探索,更是对梦想、想象与现实界限的深刻映照。博伊斯博士及其团队在安哥拉高地这片被当地人称为“生命之源”的广袤土地上,不懈追寻着这些传说中的巨兽。这片高原相当于整个英格兰大小,地势崎岖且常年云雾缭绕,为大象的隐匿提供了天然屏障,也为“幽灵大象”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安哥拉内战(1961-2001)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大象。据估计,战争期间有数千头大象被猎杀或因地雷丧生,许多大象被迫迁往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专家认为,幸存大象可能也承载着战争创伤,这或许是它们隐匿行踪的原因之一。博伊斯博士的团队在当地调研时,听闻了关于这些“幽灵大象”的传说,它们被描述为极为罕见,极少被人类目击。这些大象的零星照片和传说构成了它们存在的证据,却又难以捉摸。
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是芬考维大象,这头由匈牙利猎人约瑟夫·芬考维于1955年在安哥拉捕杀的巨象,是迄今为止记录在案的最大陆地动物。这头重达11吨的标本目前陈列于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昵称为“亨利”。博伊斯博士推测,这些“幽灵大象”可能是芬考维大象的后代,可能在安哥拉高地隐居了数个世纪。为验证此假设,博伊斯博士的团队计划采集DNA样本并与“亨利”的样本进行比对,这为纪录片增添了科幻色彩。
赫尔佐格以其独特的视角,融合了科学探索与民间传说。他不仅关注大象本身,还深入展现了与大象及其栖息地相关的当地社区和纳米比亚的萨恩(San)追踪者。这些追踪者以敏锐的自然感知和模仿动物的技艺闻名,他们对大象的理解如同阅读报纸般清晰。赫尔佐格在影片中探讨了追寻的意义,以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寻找平衡的重要性。他认为,有时保持一份神秘感,如同对待“白鲸”一样,或许比完全揭开面纱更为美好。
《幽灵大象》目前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具体的发行日期尚未公布。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一种神秘物种的追寻,更是对人类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自然界深邃奥秘的一次致敬。赫尔佐格通过镜头,引导观众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想象与哲思的旅程,感受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