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纽约波罗的海电影节盛大开幕,拉脱维亚影片《Cildenie》拔得头筹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致力于展示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三国电影艺术的盛会,再次在纽约拉开帷幕。第八届纽约波罗的海电影节(NYBFF)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启动。今年,这份开启荣誉落在了拉脱维亚的长篇电影《Cildenie》(原意为“贵族”或“崇高者”)身上。这一选择标志着这场重要的文化活动正式开始,该活动得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之家:美国北欧中心”(Scandinavia House: The Nordic Center in America)的大力支持。

在纽约的首映礼上,该片的主演之一尤里斯·扎加斯(Juris Žagars)亲临现场,他因出演电视剧《特工局:中央情报》等项目而广为人知。他的出席凸显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它搭建了本地电影界与国际观众之间的桥梁。电影《Cildenie》由尤里斯·库尔西耶蒂斯(Juris Kursietis)执导,讲述了世界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安娜的故事。她的伴侣安德里斯(由扎加斯饰演)是一位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却卷入了腐败丑闻。当安娜忙于筹备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时,她必须面对名誉扫地、道德困境以及信仰动摇等一系列挑战。

波罗的海电影节自2018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展示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电影制作成就的重要平台,历年来都在斯堪的纳维亚之家举办。今年的电影节阵容丰富,每个国家都贡献了三部故事长片和两部短片项目。在拉脱维亚的参展作品中,还包括伊瓦尔斯·塞莱茨基斯(Ivars Seleckis)的纪录片《Turpinājums. Pieaugušana》(续集。成长)。短片单元则呈现了扎内·奥博伦科(Zane Oborenko)的动画作品《Iemiļojies Kafka》和伊尔泽·费尔斯贝里(Ildze Felsberga)的短片《Kur saulīte naktī guļ?》(太阳晚上在哪里睡觉?)。

为了扩大艺术的覆盖范围,组织者们引入了线上平台,该平台将于11月10日至16日期间面向全美观众开放。这一举措不仅能触及更广泛的受众,还能让人们回顾往年的经典作品。此类创新反映了电影节致力于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决心,确保文化成果能够随时随地被欣赏和理解。来自三国国家电影中心和侨民组织的支持,共同印证了这项活动作为集体创造和文化交流载体的重要性。

来源

  • Latvian public media

  • Baltic Film Festival New York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