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几何连接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揭示新视角

编辑者: Irena I

数学家克劳迪娅·费沃拉(Claudia Fevola)和安娜-劳拉·萨特尔贝格(Anna-Laura Sattelberger)的开创性研究,发表于2025年8月的《美国数学会通知》(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题为《宇宙的代数与正几何:从粒子到星系》(Algebraic and Positive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 From Particles to Galaxies)。这项研究展示了代数几何如何能够架起粒子物理学与宇宙学之间的桥梁,并引入了“正几何”这一新兴领域,将宇宙现象与粒子相互作用描绘成高维几何形状。

该几何框架为传统的费曼图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为描述粒子相互作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这项研究是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的一部分,得到了欧洲研究理事会(ERC)的UNIVERSE+协同资助项目支持。该项目汇集了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同探索这些深刻的联系。正几何在统一理解宇宙不同尺度现象方面的潜力,已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例如,由尼玛·阿卡尼-哈默德(Nima Arkani-Hamed)等人于2013年提出的“振幅多面体”(amplituhedron),便是正几何在粒子物理学中描述粒子散射概率的一个著名实例,它提供了一种比传统方法更简洁优雅的几何语言。此项跨学科合作标志着数学与物理学之间不断演进的关系,其核心目标是揭示支配宇宙从最小粒子到最大星系的基本结构,并暗示着一种统一的几何语言能够阐释这些多样化的物理现象。

正如研究者们所指出的,正几何领域虽然尚属年轻,但其潜力巨大,有望对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尼玛·阿卡尼-哈默德曾表示,“我们相信这些正几何抓住了关键,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第一个具体的范例,展示了时空和量子力学的原理如何从更基本的数学原理中涌现。”

这项由1000万欧元ERC协同资助的UNIVERSE+项目,汇集了来自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尼玛·阿卡尼-哈默德、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丹尼尔·鲍曼(Daniel Baumann)、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约翰内斯·亨(Johannes Henn)以及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科学研究所的伯恩德·施图尔姆费尔斯(Bernd Sturmfels)等顶尖学者。他们的共同愿景是构建一种全新的数学语言,以统一描述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到宇宙宏观结构的各类物理现象。这种方法不仅推动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也正在拓展数学自身的边界,预示着一种可能统一自然界所有尺度规律的通用语言的出现。

来源

  • Knowridge Science Report

  • 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 The Shape of the Universe — Revealed Through Algebraic Geometry

  • The Hidden Geometry That Could Explain the Univers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代数几何连接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揭示新视角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