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考古新发现:3000年前贵族少女墓葬揭示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连接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伊朗考古学家在东北部北呼罗珊省的特佩·查洛遗址发现了一座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墓葬,墓主是一位约18岁的身份显赫的年轻女性。这一重大发现为了解古代呼罗珊文明(Greater Khorasan Civilization, GKC)及其与更广泛的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娜考古综合体(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 BMAC)的联系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显示出墓主可能继承的贵族身份。

这座编号为12号的墓葬内随葬品丰富,共计34件,包括黄金首饰、象牙与青铜别针、精美陶器、一面青铜镜以及一枚描绘人脚的青铜印章。这些物品的精湛工艺和珍贵材质表明墓主拥有非凡的社会地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用绿泥石制成、装饰有蛇和蝎子图案的黑色石盒,据信曾用于存放眼影粉,可能具有仪式或保护功能,其风格可能源自巴克特里亚地区,印证了当时活跃的长距离贸易。

特佩·查洛遗址自2011年启动发掘以来,已发现48座墓葬,大部分属于BMAC时期。此次发现的12号墓年代约为公元前三千纪末至公元前二千纪初,是该遗址迄今为止最富有的墓葬之一。它不仅展现了特佩·查洛作为GKC一部分的繁荣,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专家认为,墓主年轻便拥有如此奢华的随葬品,很可能是继承了家族的贵族身份,这与GKC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相符。

墓中出土的青铜印章为理解当时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关键线索。考古学家阿里·瓦赫达蒂博士指出,印章在当时象征着所有权和参与贸易网络的活动。墓中发现的象牙制品和青金石等进口材料,证明了特佩·查洛及其所属的GKC在连接中亚、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的广阔贸易网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佩·查洛遗址位于古代贸易路线之上,这些路线后来演变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凸显了该地区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战略地位。GKC作为一个横跨今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区域,其影响力与同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不相上下。

这项发现丰富了对伊朗青铜时代历史的认知,并展现了古代文明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与经济联系,让我们得以一窥一个早已消逝的文明如何通过物质文化和贸易活动,将遥远的地区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早期图景。

来源

  • MARCA

  • Live Science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伊朗考古新发现:3000年前贵族少女墓葬揭示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连接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