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质疑解释阿赫塔顿荒废的瘟疫理论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古埃及首都阿赫塔顿(Akhetaten)的突然被弃,是由于一场毁灭性的瘟疫所致。然而,这一根深蒂固的观点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格雷琴·达布斯博士(Dr. Gretchen Dabbs)和埃内·史蒂文斯博士(Dr. Ené Stevens)于2025年10月在《美国考古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上发表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观察这段历史事件的全新视角。学者们的分析结果,对法老埃赫那吞(Akhenaten)统治时期爆发大规模流行病的说法,提出了直接的质疑。
这座城市,即今日所称的阿玛尔那(Amarna),是作为与旧宗教传统彻底决裂的象征而建立的,当时对太阳神阿顿(Aton)的崇拜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法老去世仅仅二十年后,这座首都便迅速衰落,这一现象长期以来被解释为灾难性瘟疫的后果。支持这种主流假说的证据多为间接线索:例如,赫梯人的祈祷文中提到了埃及战俘带来的瘟疫,以及阿玛尔那书信中记载了周边城市,如米吉多(Megiddo)和比布鲁斯(Byblos),曾爆发疾病。至关重要的是,这些史料无一能直接证明阿赫塔顿城内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为了验证瘟疫假说,研究人员对阿玛尔那及其墓地进行了全面的生物考古学和考古学评估。他们将当地的丧葬模式、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健康指标,与已知的流行病爆发地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在2005年至2022年期间,研究团队对889处墓葬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该地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模式,完全符合一座规模适中的城市在二十年存续期内应有的正常参数。这与大规模流行病所导致的突然、集中且毁灭性的死亡景象截然不符。
更进一步,城市结构中遗留的痕迹表明,居民的撤离是井然有序的,而非出于恐慌性的逃亡。即使在埃赫那吞去世之后,城内仍有持续的建筑活动,以及对财产进行有条不紊的搬迁和清理,这暗示着城市的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为了逃避迫在眉睫的灾难而仓皇出逃。这些发现促使我们将关注点从外部的自然灾害,转移到影响这座独特聚居地命运的内部因素上来。紧随埃赫那吞离世之后的政治和宗教重心转移,很可能在阿赫塔顿的命运中扮演了比假想的疾病更为关键的角色。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我们理解社会内部的变迁如何塑造文明的物质遗产,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来源
Nauka Telegraf
Novi dokazi sugerišu da kuga možda nije bila uzrok napuštanja Ahetatona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